江蘇泰州市圍繞“品種”“技術”“示范”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強化科技支撐,全市小麥呈現(xiàn)“穗數(shù)足、穗型大、粒重高、品質好、價格高”的特點,小麥產量再創(chuàng)新高。日前,小麥收獲基本結束,實產驗收顯示,全市平均單產可達410公斤左右、總產104.5萬噸,同比增加16公斤、1萬噸,單產可望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為加快優(yōu)良品種的選育推廣,全市建立小麥科技綜合示范基地兩個,推廣示范基地、試驗示范展示基地11個,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試驗示范超過100項(個),返青期一二類苗比例高達84.4%,拔節(jié)期已超90%,是近年來同期苗情最好的年份。
強化服務促技術到位,護航豐收全程。以興化市創(chuàng)建全國農業(yè)科技現(xiàn)代化先行縣為抓手,加強與南農大等高校深度合作,借助高??萍既瞬艃?yōu)勢,組建100余人專家服務團、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1個、培育科技示范戶4750戶等,構建起“專家+示范基地+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指導農戶抓好小麥全程關鍵技術落實。全市拔節(jié)孕穗肥施用面積占88.4%,小麥赤霉病等病蟲害一次防控全覆蓋,二次防控面積超過70%。肥料施得準用量足,病蟲害防治效果好危害極輕,小麥灌漿充分,千粒重增加15%-20%。
堅持示范抓高質高效,帶動豐產增收。全市建立45個小麥綠色高質高效創(chuàng)建示范片、11個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展示基地、54個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區(qū)等,全市45個小麥綠色高質高效創(chuàng)建示范片,平均單產超過550公斤,其中興化市釣魚鎮(zhèn)最高產田塊畝產達715.8公斤。(武二忠 袁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