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陽高照,和風拂面。近日,記者隨車行至吉林省大安市太山鎮(zhèn),只見溫室大棚接連成片,猶如排排藍色的船帆,隨風駛向遠方……藍墻筑村頭上,紅瓦砌黃沙里。在大安市的“扶貧車間”——眾城采摘園,整齊標準的溫室大棚一字排開,隨意掀開一棟大棚的門簾,熱氣撲面而來。
掐尖、打杈……采摘園里,幾個貧困戶正俯身于粗壯的柿子秧苗間,悉心打理著勃發(fā)的新葉?!艾F(xiàn)在都一把年紀了,出去也不好找活干。老板知道我家困難,就讓我來這打工?!币姷接浾?,連志華打開了話匣子?!跋裎覀冞@樣的貧困戶,在采摘園一天還多給十元錢呢?!焙蛢鹤酉嘁罏槊牟芎槠G說起自己的“特殊待遇”,透著高興。
太山鎮(zhèn)蔬菜種植歷史悠久??h志記載:“(太山鎮(zhèn))土質(zhì)肥饒……土產(chǎn)黃瓜,最為有名。其余蔬菜亦較他處為優(yōu)?!薄皽啘蟀撞恕钡拿雷u,更是遠播縣域內(nèi)外。過去,這里的村民種地都是小打小鬧,靠天吃飯。2017年,徐氏眾城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成立了采摘園,同時也主動擔負起共建帶動的責任,創(chuàng)造工作崗位,幫助貧困戶脫貧。
“我就是土生土長的大安人,從事玉米、雜糧、綠色蔬菜種植也有20多年了。成立采摘園的初衷也是想回報家鄉(xiāng),帶動更多村民致富?!辈簧蒲哉劦男毂颍f起“扶貧車間”,眼睛立刻亮了起來。多年來,這個“扶貧車間”共為貧困人口提供就業(yè)崗位650人次,使貧困戶增收近7萬元。在8號溫室大棚內(nèi),車厘子樹在嚴格的溫控和光控下,已經(jīng)結(jié)出果實。“再過幾天,車厘子就可以上市了,這幾年的行情始終不錯,越來越受顧客歡迎了?!蓖蹙皺?quán)一邊精心地侍弄著果樹,一邊跟記者介紹,“采摘園的工作都是慢活,不用太出力,一年也不少賺錢?!?/p>
53歲的王景權(quán)患有糖尿病,干不了重活。放水、看大棚、調(diào)試溫度,是他每天的工作。在這工作,風吹不著雨淋不著,他一干就是兩年,已經(jīng)掙了6萬多元錢,輕輕松松脫了貧,日子也越過越順心了。目前,眾誠采摘園大棚總數(shù)達122棟,扶貧暖棚14棟,按每年不低于暖棚總造價10%的比例上繳承包費用,為全鎮(zhèn)1134戶貧困戶累計分紅60余萬元。“‘扶貧車間’正在成為穩(wěn)定就業(yè)的‘蓄水池’、精準脫貧的‘壓艙石’?!贝蟀彩芯蜆I(yè)服務(wù)局局長李文勛說,按照省人社廳出臺的相關(guān)政策,“扶貧車間”每帶動一個勞動力,就一次性給基地1000元補助。這樣也刺激致富帶頭人創(chuàng)造更多的扶貧就業(yè)崗位,形成良性循環(huán)。(王丹 程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