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
 

臺山從“適量點餐”到“人走盤光” 新“食”尚成城市文明新亮點

2024-07-25 14:48來源:“文明江門”公眾號 編輯:王加敏

自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光盤行動”全面推行以來,“厲行節(jié)約,拒絕浪費”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行動指南。從倡導“適量點餐”到積極“剩菜打包”,再到實現“人走盤光”,在臺山,文明用餐蔚然成風,新“食”尚悄然融入市民骨髓,成為城市文明的新亮點。

精準點餐 源頭扼制浪費

晚上7時左右是餐飲場所的用餐高峰期。在臺山市區(qū)昌大昌商圈的部分餐飲店內,已經迎來不少用餐的消費者。在這些餐飲場所的墻上、桌上等顯眼位置,隨處可見“珍惜糧食 勤儉節(jié)約”“文明用餐 綠色消費”“剩菜打包杜絕浪費”等文明宣傳標語。餐廳服務人員在消費者落座點餐時,首先會詢問多少人用餐,并根據用餐的人數給出適量點餐的提醒,“不夠了可以再加菜”,從源頭上確保餐桌“光盤”不浪費。

此外,一些餐廳還推出了“小份菜”“中份菜”“半份菜”等選項,讓消費者在滿足味蕾的同時,避免浪費。正在就餐的李先生說,適量點餐很有必要,現在餐廳的選項更多元,照顧了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我們今天就兩個人吃,正常分量的菜確實比較多,所以選擇了小份或者半份菜,這樣就不會造成浪費?!睋^察發(fā)現,大部分消費者都能做到人走盤光,對于一些吃不完的食物,會主動要求打包帶走,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文明用餐、節(jié)約糧食的良好風尚。
為從源頭上抑制餐飲浪費,臺山市組織美團、餓了么等餐飲公司開展制止餐飲浪費行政指導會,向平臺負責人傳達制止餐飲浪費工作相關要求,宣貫《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反食品浪費法》中涉及網絡餐飲平臺的相關內容,鼓勵平臺要聯合商家主動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建議食用人數”等服務,主動引導消費者節(jié)約用餐、按需點餐、文明用餐的綠色消費理念。

勤拿少取 “自助”也能光盤

相較于傳統(tǒng)點餐的就餐方式,自助餐廳的“光盤”情況又是什么樣的呢?在部分自助餐廳,隨著“光盤行動”的持續(xù)推進以及餐廳服務人員的宣傳引導,消費者在自助餐廳就餐時,也漸漸養(yǎng)成了“勤拿少取”的習慣,浪費現象明顯減少。

為加強餐飲浪費監(jiān)管力度,近年來,臺山市聚焦加大監(jiān)督檢查頻次和力度,依法糾正、查處食品經營者未主動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等違法行為。組織開展“隨機查餐廳”行動,解決店堂無宣傳、餐桌無標識、點菜無提醒的突出問題。加大執(zhí)法力度,從嚴從快查處了一批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造成明顯浪費的違法案件。今年以來,共督促餐飲服務經營者開展自查自糾134家,檢查餐飲服務經營者78家。

“我們看到顧客拿比較多的時候,會適時地進行提醒。如果他們盤子里剩下的菜比較多,我們也會告訴他們,下次要注意,不能浪費食物?!迸_山一家自助餐廳的工作人員表示,一直以來,餐廳都踐行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光盤行動’要從點滴做起”的理念,倡導大家用餐消費“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打多少”,絕大多數顧客都能夠理解和配合,共同維護餐桌的文明。

廣泛宣傳 讓“光盤”成為生活常態(tài)

“光盤”不僅是一句口號,還是一種厲行節(jié)約、倡導珍惜的生活態(tài)度,更傳承了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隨著“光盤行動”的深入開展,礙于面子不愿打包的顧客少了,主動“光盤”的人多了。“現在出去吃飯,盡量按需點餐,實在吃不完的也會打包帶走。”市民劉女士表示,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避免浪費是每個消費者應有的意識,營造“光盤”環(huán)境,需要每個人的參與。

今年以來,臺山市組織開展制止餐飲浪費進社區(qū)、進企業(yè)、進學校等“三進”活動,發(fā)放“光盤行動”“反對糧食浪費”宣傳單頁和倡議書,實地面對面開展“反食品浪費、制止餐飲浪費”宣傳。在全市餐飲服務行業(yè)深入開展節(jié)約糧食、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和光盤行動,印制一批宣傳海報及宣傳桌牌,張貼、擺放至餐飲服務單位顯眼位置,提醒餐飲經營者履行相關責任及義務。通過公益廣告和圖解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公眾形成科學、理性、文明消費習慣。目前共開展“三進”(“進校園、進企業(yè)、進社區(qū)”)活動25場次,張貼“反對浪費”相關海報6000余張,發(fā)放文明用餐桌貼1萬余張。

“作為一位母親,每次帶孩子出來吃東西,我都會跟他說,吃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費食物,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市民雷女士表示,“光盤行動”也應該從“娃娃”抓起,在平時的一日三餐中向孩子傳遞“節(jié)約光榮 浪費可恥”的理念,讓文明的種子根植在孩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