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
 

專家提醒:濫用色素危害健康

2020-04-02 15:53來源:大眾網 編輯:紅云
子曰:食之,色也。古人們都認為吃東西和喜歡吃漂亮的東西是人的本性。花花綠綠的果凍、五彩繽紛的水果糖、彩色冰激凌、彩虹蛋糕,這些帶著誘人顏色的食物讓人毫無抵抗力,但色澤鮮艷的食物到底安不安全呢?專家介紹,濫用色素=危害健康≠食用色素危害健康,因此食用色素在一定使用范圍內是安全的。

據(jù)悉,食物的顏色來源于兩種,一種是食物本身的顏色,一種是利用著色劑改變顏色。著色劑又稱食用色素,分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是為了改善食物的色澤,運用物理的方法,將色素均勻涂抹于食物表面使其“著色”,達到食物色澤光鮮、持久、誘人的目的。

記者了解到,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不易區(qū)分。天然色素主要是從動、植物性食物中提取的有色成分制成的色素,其中植物色素資源豐富,主要分類有三種,一是以葉綠素為代表的吡咯色素,二是胡蘿卜素類和葉黃素兩類的多烯色素,以及可分為花青素、花黃素和鞣質三大類的酚類色素。而人工合成色素的原料主要是化工產品,按結構分為偶氮類、氧雜蒽類和三苯甲烷類。我國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規(guī)定食品配料表中著色劑應標示具體名稱,大家可以通過食品包裝識別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與此同時,天然色素的“天然”并不等于無毒。天然色素具有較差的耐熱、耐光、耐化學性,其穩(wěn)定性、著色均勻性也不如合成著色劑。并且,成本高于合成添加劑。而大多以煤焦油為原料的合成色素,化學結構為偶氮化學物,可在體內代謝生成β-萘胺和α-氨基-1-1萘酚,這兩種物質對人體有潛在致癌性。但種類、使用量均有明確限定,在規(guī)定使用范圍內,我國允許使用的合成色素對健康不會造成危害。

此外,濫用色素=危害健康≠食用色素危害健康。我國食品添加劑標準(GB2760-2014)規(guī)定了著色劑種類和使用范圍,F(xiàn)AO/WHO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規(guī)定了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的ADI(每日允許攝入量),因此食用色素在一定使用范圍內是安全的。濫用食品添加劑、濫用著色劑導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屢禁不止,嚴重危害公眾健康,例如:兒童零食中檸檬黃、胭脂紅等著色劑嚴重超標;社區(qū)小蛋糕店“純奶油”中著色劑超標;辣椒粉中檢出蘇丹紅、腐竹中檢出堿性橙、鹵煮熟肉中檢出酸性橙等非食用物質等等。

愛“色”更愛健康,只有健康有保障,我們才能一邊賞心悅目的欣賞美食,一邊大快朵頤的去享用美食,享受美食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