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場村的王占平,今年是又喜又憂,喜的是馬鈴薯大豐收,憂的是馬鈴薯滯銷,不得不往粉條加工廠送。
“要是全部馬鈴薯送到粉條加工廠,連我種植的人工費都出不來,更別說掙錢了。”王占平看著倉庫中堆積如山的馬鈴薯無奈地說。
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qū)古城回族鄉(xiāng)木場村村民王占平,2011年成立了平安區(qū)金鼎農(nóng)畜產(chǎn)品種植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專門從事馬鈴薯種植收購銷售,多年來形成了穩(wěn)定的銷售渠道,種植規(guī)模也逐年增加。
沒成想,今年種植規(guī)模擴大到25公頃,加上雨水充足,馬鈴薯大豐收,畝產(chǎn)達到了3000公斤,但是之前穩(wěn)定的市場份額完全被另一種馬鈴薯取代。
王占平今年種植了21公頃的青薯9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紅洋芋,種植了4公頃的青薯2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白洋芋,馬鈴薯銷售主要是青薯9號,銷往云南、內(nèi)蒙古、四川等地。
今年由于各地馬鈴薯產(chǎn)量都高,市場出現(xiàn)飽和,導致馬鈴薯出現(xiàn)滯銷。
王占平的合作社,有木場村51戶村民的8.7公頃耕地入股,除了自己種植的和村民入股的,王占平以當時的市場價每公斤0.8元收購了村里散戶種植的馬鈴薯,最后下來將近800噸青薯9號。
省外銷售市場飽和,王占平就想著在省內(nèi)銷售,別說掙點錢,青薯9號以收購價出售,依然是無人問津,無可奈何之下,王占平就以收購價將400噸馬鈴薯銷售給了粉條加工廠。
“如果不盡早出手,馬鈴薯遲早要爛掉,到那時候我真的就‘冰了’?!睘榱俗畲蟪潭鹊臏p少損失,王占平還是選擇以低價出售部分馬鈴薯。
王占平想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今年馬鈴薯種植上開出去的勞務工資就達到了30萬元,再不想點辦法,可就真的血本無歸了。
王占平找村黨支部負責人,找鄉(xiāng)黨委領導,尋求幫助,他說:“我虧損倒是小事,但是還有入股的很多貧困戶啊,我不能拉著他們和我一起虧損啊,貧困戶們辛苦一年,就指望著這些馬鈴薯呢!”
當前,正值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期,古城鄉(xiāng)黨委得知此事后,積極與平安區(qū)商務局、供銷聯(lián)社對接,想出了通過電商銷售馬鈴薯的辦法。
郵政物流提供5公斤裝的包裝盒,王占平負責包裝,以每公斤1.16元的價格出售,很快,滯銷的400噸青薯9號銷售一空。
“我看天貓上的銷售記錄,最多的一天銷售了5000多單,我還算了一筆賬,通過電商銷售的400噸青薯9號,比之前送到粉條加工廠的400噸,增收了14萬元。”看著滯銷的青薯9號銷售一空,王占平才算舒了一口氣。
靠政府牽線搭橋,王占平的青薯9號銷售一空,他又重新為收購散戶的馬鈴薯每公斤補貼了0.16元,對于入股合作社村民種植的馬鈴薯,以電商銷售價格分紅,只是每公斤扣除了幾分錢的裝載運輸費用。
石延科是木場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上有兩個老人,下有三個孩子,青壯勞動力只有石延科和妻子。王占平合作社成立之時,石延科就入股了合作社,合作社免費提供種子,今年下來僅種植馬鈴薯就掙了將近2萬元。
“除了耕地入股到合作社,我還可以到合作社務工。種洋芋每天將近100元,洋芋豐收后,我裝卸洋芋每噸能掙30元,妻子撿拾洋芋一袋1元,包裝一盒0.3元,一天下來也能掙個130多元?!笔涌普f。
如今,王占平剩余的350噸青薯2號也正在進行包裝,過幾天就可出庫銷往全國各地?!耙郧耙矝]在網(wǎng)上出售過,如今通過黨委政府,給我搭建了這么好的平臺,明年我也該重新謀劃一下?!苯衲甑鸟R鈴薯還未銷售完,王占平就忙著打算明年再增加種植規(guī)模,依托電商平臺再增收。(張多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