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
 

京東入局,將如何攪動外賣市場

2025-02-09 14:32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楊玉國

最近,“京東外賣以‘只抽5%傭金’的旗號突然沖進外賣市場”的消息,在多個社交平臺上傳播,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議。

說“突然沖進”,其實并不確切。事實上,京東在外賣領域的布局已悄然展開,2022年辛利軍任公司零售CEO時就表示考慮進軍外賣業(yè)。去年,京東App全新推出“秒送”頻道,設置了外賣功能入口,咖啡、奶茶、品牌連鎖餐飲等陸續(xù)上線。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并非唯一的外賣“攪局者”,抖音等互聯網平臺也紛紛上線相應業(yè)務,甚至連傳統(tǒng)飲料巨頭娃哈哈,也宣布啟動“娃哈哈到家計劃”。

這些商業(yè)動作的背后,折射出各方對即時零售領域的激烈爭奪。

試水本地生活服務

京東為何入局?這一動作的本質,是對即時零售的加碼。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fā)布的《即時零售行業(yè)發(fā)展報告(2024)》指出,2023年我國即時零售規(guī)模達到6500億元,同比增長28.89%,預計2030年將超過2萬億元。

京東很早就開始試水本地生活服務。2015年,平臺推出“京東到家”,把超市便利、生鮮果蔬、醫(yī)藥健康等作為核心服務內容。與本地即時配送平臺達達的關系轉變,成為其外賣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一環(huán)。京東集團持續(xù)投資達達集團,2023年8月,達達集團全面接入京東小時購系統(tǒng),實現全國4000個倉儲網點與550萬零售終端的數據貫通?!盎ㄏ刃小钡牟呗?,為外賣業(yè)務打下地基。

2024年3月,京東App首頁上線全新“秒送”頻道,打出“最快9分鐘送到手”的標語,從“小時時代”升級到“秒時代”。起步于奶茶、咖啡做外賣,終于填上了京東即時零售的一塊重要拼圖。

行業(yè)會否有“新王”

京東外賣入局,能不能撼動行業(yè)格局?目前來看,京東在發(fā)展初期采取了較為低調謹慎的策略,入駐的餐飲商家以品牌連鎖為主。

于商家而言,傭金無疑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在網傳的消息里,“京東外賣打著‘只抽5%傭金’的旗號,沖進競爭激烈的外賣市場,美團則降低傭金加以應對?!?/p>

果真如此嗎?記者向美團確認,美團方面稱網傳美團外賣30%的高傭金率數據不實,實際商戶傭金率為6%—8%。

記者同步向京東求證外賣傭金率是否為5%,截至發(fā)稿尚未得到回復。

從消費側來看,產品豐富度和價格是核心。京東外賣起步時間不久,目前接入的商家不算多,且從價格上看,并不具備絕對優(yōu)勢。記者隨機點開一家大米先生,西紅柿炒蛋和經典三杯雞兩樣菜,在京東外賣平臺價格為34元,加上打包費及運費,總價42元。在美團平臺上,餐品同樣是34元,打包費為2元,免配送費,疊加可用的優(yōu)惠券3元,最后顧客支付的價格為33元。

目前來看,盡管外部挑戰(zhàn)不少,市場上還未出現真正撼動格局的“新王”。早年的百度外賣,因資源投資相對不足,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最終將這塊業(yè)務賣給餓了么。

抓住增長邏輯

不論外賣試水成效如何,電商巨頭們對于本地生活服務的介入不斷加深,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對當前的頭部商家而言,這意味著不確定性正在增加。由此,倒逼企業(yè)優(yōu)化即時零售的增長邏輯。

美團打出了“零售+科技”牌,2023年全年在科技研發(fā)上投入212億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研發(fā)投入占收入的比重位居全國民營企業(yè)前列,2024年一季度研發(fā)投入也達到50億元。餓了么則在2024年宣布推出“近場品牌官方旗艦店”,計劃在未來3年內,開出10萬家官方旗艦店。品牌商家將享有更大運營自主權和掌控權,“近場”快速響應并滿足消費者在短時間內獲取商品的需求。

當即時零售愈發(fā)火熱,未來行業(yè)格局將如何重塑,仍是未知數。流量競爭若能更多圍繞場景密度、數據智能、生態(tài)韌性等維度展開,將有助于本地生活服務從流量驅動邁向價值驅動,這無疑是值得消費者期待的發(fā)展方向。(束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