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
 

立夏要吃這“三鮮”,你吃了嗎?

2024-05-06 12:24來源:文匯報 編輯:李瑩

立夏,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七個節(jié)氣,標志著春日的終章與夏月的開始?!跋脑缛粘蹰L,南風草木香?!庇捎跉鉁厣呒坝晁喟l(fā),大地萬物開始進入旺季生長。那么,在這個萬物蕃秀的時節(jié),我們應該如何順應天時科學養(yǎng)生呢?

緩更衣適寒熱

立夏是春夏相交的節(jié)氣,氣溫雖有升高,但仍有春寒余氣,因此,適寒熱是立夏養(yǎng)生的第一要務。

立夏時節(jié),早晚氣溫依然偏涼,因此不要過早過急換上單衣,春日衣物暫時不要擱置,尤其是雨后氣溫下降,時時謹記保暖養(yǎng)護陽氣。

同時,立夏時節(jié)的氣溫畢竟與春季不同,多數(shù)時午后炎熱,這就要求我們根據(jù)氣溫增減衣物,不要早晨的厚衣到中午仍穿著,這樣反而會使汗出而腠理開泄,一來汗為心之液,過多汗出會傷及心氣;二來腠理開泄,遇風邪易引起外感疾病;三來汗液不易消散,附著皮膚過久可能引起汗疹等皮膚疾病。

立夏后天氣漸熱,但腹部的保暖仍然重要,市民們睡覺時要蓋好被子,否則寒邪侵襲腹部會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病證,尤其是老人、兒童以及脾胃虛弱者,更要注意腹部保暖。

淡飲食少助火

立夏時節(jié)暑熱漸盛,飲食宜清淡,應少吃油膩辛辣難以消化的食物,以防食積生火。在我國多地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所謂“三鮮”,有“地三鮮”“樹三鮮”和“水三鮮”之分。

“地三鮮”是指蠶豆、莧菜、黃瓜,可清熱滋陰,健脾利濕,既防暑熱太過,又補體內陰液。

“樹三鮮”是指櫻桃、枇杷、杏子,能養(yǎng)陰潤燥,有效補充體內水分,防止燥熱傷陰。

“水三鮮”是指海螺、河豚、鰣魚,既可保證充足蛋白質的攝入,又沒有辛辣油膩食物增加脾胃負擔并助濕生熱的弊端,最適合夏季食用。

要注意的是,雖說夏季飲食以甘涼為主,但要掌握好度,不能過于寒涼。西瓜、蜜瓜等雖然甘甜多汁,但過量食用會寒涼傷胃,更不可在炎熱汗出后立即喝冷飲、吃冰淇淋,以防“熱包冰”,導致臟腑功能損傷。

調起居安睡眠

初夏時節(jié)的氣溫不會如盛夏那么酷熱,如果覺得室內悶熱,通常開窗通風就會有改善。要注意,雨水天氣或夜晚溫度較低時,記得關窗,謹慎使用空調,切勿因一時貪涼而感受風寒。立夏時節(jié)仍要牢記“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的養(yǎng)生原則。

立夏時節(jié)也是長養(yǎng)陽氣的關鍵時節(jié),良好的睡眠質量有助于人體陽氣運轉,從而抵御病邪的侵擾。從立夏時節(jié)開始我國逐漸晝長夜短,與之相適應,人體的睡眠節(jié)律也相應推遲,但不應變化太大,盡量保證23點前進入睡眠。

此外,立夏后可有半個小時的午覺時間。中醫(yī)認為,午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午睡能讓經氣“合陽”,有利于養(yǎng)陽,可有效消除疲勞。午睡醒后不宜立即起身,因為這時腦部供血不足,會出現(xiàn)短暫的頭昏腦脹,靜躺5分鐘后起身為宜。

勤鍛煉應陽長

立夏時節(jié)鍛煉身體非常符合“春夏養(yǎng)陽”的養(yǎng)生原則。經歷了冬季的閉藏和春天的升發(fā),人體的陽氣在立夏時節(jié)到了長盛階段。此時適當鍛煉,最能調動周身氣血,促進血液循環(huán),調暢氣機,長養(yǎng)陽氣,這對各年齡段人群都有裨益。

由于白天忙工作,越來越多人選擇在晚飯后鍛煉身體,但其實在這時并不適合鍛煉。《黃帝內經》有言:“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夜晚鍛煉可能加重體內陽氣的消耗。但如果只在晚間有時間鍛煉,那么建議運動強度不能太大,避免大汗淋漓,否則不但損傷陽氣,鍛煉后大量補充水分還對臟腑功能造成負擔,由此帶來的起夜對睡眠也有影響。

市民在立夏時節(jié)鍛煉身體建議這幾點:

1、出門前根據(jù)天氣選擇合適衣物,帶一件薄外衣,以防運動汗出后感受風寒。

2、每天晨起后或外出前做些簡單熱身,喚醒身體。

3、運動汗出后適當補充水分。

4、閑暇時,可用手按揉內關穴等穴位,以疏通經絡,養(yǎng)心安神。(朱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