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經元變性和髓鞘脫失所致,引起肌肉僵硬、震顫和運動障礙等癥狀。雖然目前尚無絕對治愈方法,但良好的護理管理可以幫助患者改善生活質量并減輕癥狀。
用藥護理。帕金森病的治療藥物主要有抗膽堿藥、抗組胺藥金剛烷胺、左旋多巴等,服藥劑量大時不能驟停,密切觀察有無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等)、心血管系統(tǒng)癥狀(頭痛、低血壓等)、精神癥狀、語言能力及運動障礙等藥物副作用表現。一般建議飯后服藥,防止胃腸道反應,尤其是左旋多巴需要與餐間隔,最好餐后1.5小時服藥,該藥還應注意不要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以免發(fā)生藥物反應。
飲食護理。建議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地中海飲食,即飲食以高纖維、低脂為原則,食物以蔬菜水果、魚類、五谷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為主。對咀嚼能力較弱的患者給予軟爛、不刺激的食物;同時鼓勵患者多喝水,勤排尿,保持大便通暢;進食、飲水時讓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坐位,注意不催促、打擾患者進食。
安全護理。對于存在上肢震顫控制不佳、行為笨拙、自理能力較差的患者,需要特別注意防止燙傷、燒傷等意外事故的發(fā)生,避免使用容易碎裂的玻璃或陶瓷制品。由于該類患者行動不便,最好移除其周圍環(huán)境中的障礙物。此外,對于患有錯覺、幻覺、精神錯亂或智能障礙的患者,應盡可能提供專人護理,以免造成患者自傷、跌落、走失等意外。
運動鍛煉。護理人員應制定切實可行的鍛煉計劃,以防止和延遲患者關節(jié)強直與肢體攣縮,但應注意適宜的運動量和幅度,避免過度勞累。鼓勵患者發(fā)展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參與家務勞動;護理人員應鍛煉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如自行進食、洗漱、穿脫衣服;指導患者進行鼓腮、伸舌、噘嘴、齜牙、吞咽等面肌的訓練,以改善面部表情和吞咽困難;協(xié)助臥床患者做主動、被動運動,并按摩肢體,防止發(fā)生壓瘡、墜積性肺炎等。
有效溝通。在與言語不清或構音障礙的患者溝通時應表現出耐心與關注,同時指導他們進行相關語言鍛煉,并通過手勢、紙筆等方式與其交流。在溝通過程中要尊重患者,不隨便打斷他們。
心理護理。本病病程長、進展緩慢、治療周期長,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或終身服藥治療。護理人員要關心患者,給予良好的家庭支持,鼓勵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提高其治療的積極性。(尚海霞)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