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訊(劉靜慧?韓野)據(jù)了解,“中秋”期間,長春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全口徑接收各類信息共1036件。其中上級交辦105件;長春市市場監(jiān)管局本級接收12315熱線和全國12315網(wǎng)站、APP等網(wǎng)絡投訴、舉報信息931件(咨詢506件,投訴266件,舉報159件)。
消費者通過全國12315熱線反映問題占接收總量61.29%,通過全國12315網(wǎng)站、微信、APP小程序等網(wǎng)絡通信平臺反映問題占28.57%,其它渠道占10.14%(見圖一)。
圖一:“中秋”期間接收信息量
投訴、舉報情況
“中秋”期間共接收投訴266件,占接收總量的28.57%。投訴前三類為一般食品52件,家居用品29件,餐飲和住宿服務23件,占投訴總量的39.10%(見圖二)。共接收舉報159件,占接收總量的17.08%。舉報前三類為一般食品42件,保健食品35件,餐飲和住宿服務及藥品各14件,占舉報總量的66.04%(見圖三)。
圖二:投訴涉及客體類別情況
圖三:舉報涉及客體類別情況
投訴熱點
一般食品類投訴位居榜首
“中秋”期間一般食品類投訴總計52件,占投訴總量的19.55%。主要涉及①商家銷售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的食品;②預包裝食品在保質期內(nèi)變質;③產(chǎn)品標識不清晰、準確、非法使用添加劑和銷售“三無產(chǎn)品”;④票據(jù)與實際收費不符,存在多收款現(xiàn)象等。
家居用品類投訴躍居第二
家居用品類投訴總計29件,占投訴總量的10.9%。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①消費者線上購買家居用品,商家虛假發(fā)貨,只發(fā)空包裹或到貨產(chǎn)品與實際購買不符;②銷售不符合國家產(chǎn)品標識規(guī)定的產(chǎn)品等。
餐飲和住宿類投訴略有增長
餐飲和住宿服務類投訴總計23件,占投訴總量的8.65%。投訴問題主要反映在①食品內(nèi)有異物、菜牌與實際菜品不符;②消費者通過線上購買優(yōu)惠券,線上宣傳支持退貨等條件,實際到店后被拒絕等。
舉報熱點
一般食品類舉報件居多
一般食品類舉報總計42件,占舉報總量的26.42%。主要問題集中在商家涉嫌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虛假宣傳,平臺描述與消費者實際購買產(chǎn)品情況不符;商家未明碼標價,商品標價與消費者實際支付不符;商家涉嫌銷售腐敗變質、摻雜摻假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等。
保健食品類舉報呈上升趨勢
保健食品類舉報總計35件,占舉報總量的22.01%。主要反映在商家涉嫌虛假宣傳,線上、電話銷售時夸大保健品效果;涉嫌使用違規(guī)廣告語等。
餐飲和住宿服務類舉報件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餐飲和住宿服務類舉報總計14件,占舉報總量的8.81%。商家涉嫌銷售污穢不潔、混有異物的食品等。
藥品類舉報位列第三
藥品類舉報總計14件,占舉報總量的8.81%。商家涉嫌未明碼標價、虛假宣傳及違法使用廣告語等。
目前,接收的所有投訴、舉報信息均在第一時間分派至所屬轄區(qū)市場監(jiān)管部門,并按照法定時限及時辦理。
從接收信息數(shù)量看,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長。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五線合一”后,市場監(jiān)管部門加大了對消費維權服務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各類媒介的宣傳引導,大大提升了“12315”的社會知曉度、認同度和參與度,同時也增強了廣大消費者的依法維權意識;二是積極開設和暢通維權渠道,使消費投訴更高效便捷。通過熱線電話、互聯(lián)網(wǎng)、微信平臺等各種方式,及時接收消費者投訴舉報信息,并第一時間分派、辦理和反饋。三是把維護消費者權益放在市場監(jiān)管的核心位置,不斷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以嚴格的監(jiān)管措施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努力為百姓營造放心安全的消費環(huán)境,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