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
 

一所農(nóng)村小學的特色教育——山東省昌邑市奎聚街道石灣小學日記教育探索

2023-09-04 08:43來源:農(nóng)民日報 編輯:黃威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比绾巫屴r(nóng)村孩子記住農(nóng)時四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比绾巫屗麄凅w會到父母勞作的辛苦?踐行好立德樹人,是每一所學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重要問題。為此,山東省昌邑市奎聚街道石灣小學從2017年10月開始,籌劃開展了日記寫作校園特色活動。從最初的語文日記到全學科日記,再到今天的日記教育,經(jīng)歷了從小到大、從簡單到豐富、從外到內提升發(fā)展的一個歷程。

作為農(nóng)村的孩子,通過日記記錄農(nóng)時四季

當前學生讀死書、死讀書的現(xiàn)象還比較普遍,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學習與思考脫節(jié)、學習與生活割裂的問題。作為農(nóng)村的孩子,不知道小麥、玉米幾月份播種、什么時間收獲,校內的法桐樹和校外的白楊樹不認識或者分不清,更別說最前沿的科技發(fā)明成果、最新的國內外重要事件了。

基于現(xiàn)狀,石灣小學開始做日記教育,旨在用引導的方式強化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參加各項活動,用日記寫作這根線,努力牽引學生從課本中走出來,從手機電腦網(wǎng)絡游戲中跳出來,與音體美握手、與綜合實踐活動擁抱、與大自然和社會接軌,成為自然人、社會人。從而努力實現(xiàn)教育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標。

探索“三二一”模式,積極開展日記教育

經(jīng)歷了反復論證、實踐和修訂,石灣小學逐步探索“三二一”模式(即三融合兩平臺一評價),積極開展日記教育。

把日記與學科課程融合。在石灣小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品社(道德與法治)、科學等所有老師都要引導學生寫日記,也就是開展全學科日記寫作。

把日記與校內德育活動融合。石灣小學創(chuàng)建了“日記節(jié)”。以“日記節(jié)”為載體,每個月側重一兩個活動開展日記寫作,即先組織活動,活動后根據(jù)組織方案寫日記、評選日記、表彰、展示。石灣小學先后開展了讀書、藝術、體育、科技、勞技、安全、法制等教育活動,有效引導了學生主動動腦、動口、動手,學會競爭和合作。

把日記與校外實踐活動融合。石灣小學周邊教育資源豐富,學校往東100多米就是石灣古街、石灣非遺小鎮(zhèn);往北就是石灣花海;石灣花海東面就是大濰河和濰水濕地公園。另外周邊村莊果園、菜園特別多,遍地苗木,這些為石灣小學集體開展研學活動、田園活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兩個平臺。打造線上日記交流平臺,成立石灣小學日記寫作坊,讓老師的反思日記、家長的陪伴日記、學生的成長日記隨時進行展示交流,三位一體,實現(xiàn)共建和共享。打造線下日記文化熏陶與展示平臺,石灣小學先后創(chuàng)建了日記漂流長廊、班級日記墻、日記吧、拾貝館、校園明星墻、優(yōu)秀家長日記作品秀等平臺。

一個評價。石灣小學主要采取了班級周周評、學校月月評的評價方式,以榜樣做引領,一個活動結束或者一個階段以后,對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班級的表現(xiàn)、教師和家長的表現(xiàn)適時跟進評價,保證日記教育有序、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形成自身教育特色,全面提升學校工作

得益于日記教育校園特色的廣泛開展,近幾年,石灣小學整體工作有了全面提升。

實現(xiàn)了學生進步。學生堅持寫成長日記,及時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向好發(fā)展,學生自信力普遍增強。在全市質量檢測、征文大賽等活動中屢獲佳績。

教師同步成長。石灣小學一直堅信:無反思,不成長。教師堅持寫反思日記,無論是對個人專業(yè)成長還是育人成效都是最直接的促進和提升,效果立竿見影。

得到家長認同。學校倡導家長寫陪伴日記,就是讓家長時刻關注孩子的點點滴滴,堅持正面引導、陽光教育。

學校全面發(fā)展。石灣小學的教學質量逐年穩(wěn)步提升,學校德育、安全、惠民服務等工作也因為有了日記的分享,得到了家長、社會的普遍認可。石灣小學連續(xù)幾年在辦學滿意度測評中都名列前茅,連年都被評為昌邑市小學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昌邑市文明校園、濰坊市零投訴學校。今年又被評為昌邑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濰坊市文明校園、山東省綠色學校。2021年《日記教育,寫出人生精彩》獲得昌邑市第十八屆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燎原獎。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于彩英 岳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