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
 

零食平價時代:鹽津鋪子賺了,良品鋪子慌了?

2024-05-30 09:40來源:瀟湘晨報 編輯:王奧力

被量販折扣沖擊的休閑零食行業(yè)正在洗牌。

近日,休閑零食上市企業(yè)2023年年報和2024年一季度報悉數(shù)披露,業(yè)績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雖然去年良品鋪子仍穩(wěn)坐“營收王”寶座,但凈利潤卻被營收規(guī)模僅有它一半的鹽津鋪子反超。

今年一季度,良品鋪子在營收上重回正軌,但凈利潤繼續(xù)下滑。反觀競爭對手鹽津鋪子,營收凈利均大幅增長。

不少聲音將業(yè)績的喜憂,歸結為渠道戰(zhàn)爭的得失。過去幾年,零食銷售模式悄然發(fā)生變化。量販零食的崛起,不斷蠶食著當前傳統(tǒng)零食售賣渠道的空間。

而零食界的兩大“鋪子”,一個把趙一鳴告了,另一個卻豪擲3.5億元搭上了零食很忙集團的“大船”。

站在量販零食的風口,同是“鋪子”不同選擇,鹽津鋪子真的賺了,良品鋪子又真的虧了?

凈利反超

在營收規(guī)模上,良品鋪子仍是休閑零食當之無愧的王者。

2023年良品鋪子實現(xiàn)營收80.46億元,在19家A股休閑食品類上市公司中營收居首。

雖穩(wěn)坐“營收一哥”,良品鋪子卻迎來登陸A股以來首次營收凈利潤雙下降: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4.76%,凈利潤近乎腰斬至1.80億,同比下降了46.26%;扣非凈利潤只有0.65億元,同比跌幅達到了68.82%,僅剩0.65億元。

從數(shù)據(jù)上來看,這是良品鋪子營收上的近三年最低,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則創(chuàng)下近六年新低。

今年一季度良品鋪子營收雖然回暖至24.51億元,但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62億元、0.55億元,同比下降了57.98%和48.69%,延續(xù)了大幅下滑的趨勢。

業(yè)績下滑、增速放緩,也讓資本加速離場。5月18日,良品鋪子連發(fā)兩則公告,稱因自身資金需求,寧波漢意和達永有限各自計劃減持不超過1203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6%。

其中達永有限是良品鋪子的二股東,背后是著名風投機構今日資本。2010年開始今日資本就成為良品鋪子的“朋友”,而今大股東也沒了耐心。

反觀鹽津鋪子,算得上行業(yè)的一匹“黑馬”,提交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年報數(shù)據(jù)顯示,鹽津鋪子2023年實現(xiàn)營收41.15億元,同比增長42.22%;歸母凈利潤5.06億元,同比增長67.76%,營收、凈利規(guī)模雙雙創(chuàng)歷史新高。

事實上,鹽津鋪子2021年營收還不到良品鋪子的四分之一,但僅過去兩年,這一數(shù)據(jù)達到了一半。更夸張的是,2023年不到一半的營收,凈利潤卻是良品鋪子的2.81倍。

今年一季度,鹽津鋪子繼續(xù)保持增長勢頭,營收達12.23億,同比增長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0億元,同比增長43.10%,也遠超良品鋪子。

在二級市場上,良品鋪子和競爭對手同樣對比鮮明。

截至5月28日收盤,良品鋪子總市值約為55.30億元。但其市值巔峰出現(xiàn)在2020年7月,一度超過340億元。換句話說,良品鋪子距其巔峰時期市值已縮水超八成。

尤其是,良品鋪子巔峰時期市值比同期鹽津鋪子高出100多億。如今,風水輪流轉,良品鋪子總市值只剩鹽津鋪子的四成。

同時“鋪子”,為什么命運卻大相徑庭?

渠道之爭

近幾年來零食行業(yè)迎來重大變革,量販零食成為“新寵”,消費偏好也逐漸向“性價比”轉變。

量販零食超低價的沖擊,讓定位“高端”的良品鋪子很受傷。不斷下滑的營收都在告訴良品鋪子,他們離消費需求越來越遠。

事實上,良品鋪子也曾下場試水量販零食賽道。

一方面,2022年良品鋪子推出零食集合店品牌“零食頑家”,只是效果不太理想,目前這一品牌仍未走出湖北,難以和頭部形成對抗。

另一方面,2023年2月,良品鋪子與黑蟻資本聯(lián)合投資趙一鳴零食,本輪融資1.5億元。只不過半年后,良品鋪子便清空趙一鳴零食股權,獲得約6000萬元投資收益。

直到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宣布合并,穩(wěn)坐量販零食頭把交椅,良品鋪子才意識到自己被“踢出局”,沒能在量販零食賽道分上一杯羹。

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在新一輪機遇里,良品鋪子掉隊了。

就在良品鋪子以“刻意隱瞞公司重大事項,損害小股東知情權”將趙一鳴告上法庭的同時,鹽津鋪子搭上了零食很忙集團的“大船”。

去年12月,鹽津鋪子控股宣布向零食很忙集團投資3.5億元,并取得后者3.3175%的股權。談及這筆投資,鹽津鋪子控股董事長張學武認為,此次合作標志著制造商攜手渠道商共創(chuàng)高效渠道。

但這樣一筆投資究竟劃不劃算?很大程度上,鹽津鋪子業(yè)績的一路狂奔,量販零食出了大力氣。

早在2021年,鹽津鋪子就選擇布局量販,試圖改變銷售渠道,從依賴線下門店,到電商、零食量販店等新渠道為主,大型商超為輔。

改革帶來的效果也很顯著。

鹽津鋪子2022年年報顯示,零食很忙以2.1億元的銷售額貢獻成為鹽津鋪子第一大客戶,這一銷售額占整體營收的7.31%,幾乎是后四大客戶之和。 2023年,零食很忙集團的銷售額高達5.09億,占比更是躍升至12.38%,同時新零售和其他渠道已成為鹽津鋪子的主要營收來源,營收占比超過70%。

無論是良品鋪子,還是鹽津鋪子,二者都是在渠道中尋找增量,只不過鹽津鋪子率先抓住了紅利,一舉成為零食企業(yè)中最亮眼的那個。

盈利迷局

盡管同是“鋪子”出牌策略不同,但在量販折扣沖擊之下,雙方都面臨類似的問題:越來越難賺錢。

折扣業(yè)態(tài)的盛行,在倒逼零食玩家們降價,提供高性價比的零食的同時,也在侵蝕著他們的毛利表現(xiàn)。

先來看良品鋪子。眼看著“高端零食”的路逐漸變窄后,良品鋪子在去年底實施“17年來最大規(guī)模降價”策略,宣布對旗下300款產(chǎn)品進行大規(guī)模降價,平均降價幅度達到22%,最高降幅甚至高達45%。

但降價是把“雙刃劍”。通過降價,良品鋪子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79%,代價卻是凈利潤下滑近六成。增收不增利,讓良品鋪子營收回暖帶來的“驚喜”大打折扣。

此外,2023年良品鋪子主營業(yè)務毛利率還能維持在約28%,在降價之后,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已降至26%左右,在同類行業(yè)中處于中低水平。

另一邊的鹽津鋪子,同樣面臨價格帶來的壓力。

拉長時間來看,鹽津鋪子的毛利率也在不斷走低。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至2023年,鹽津鋪子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44%、36%、35%和34%。2024年一季度,公司銷售毛利率降至32.1%。

鹽津鋪子解釋稱,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主要是因為渠道結構的變化,直營KA收入占比的下降導致公司整體毛利率有所回落。

換句話說,目前鹽津鋪子依賴的新零售等渠道,拉低了毛利率。

一個增收不增利,一個毛利率承壓,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記者表示,折扣價格戰(zhàn)導致企業(yè)的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長期下來,企業(yè)的盈利能力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出現(xiàn)虧損。

同時,他還認為價格戰(zhàn)使得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動力減弱。在價格戰(zhàn)的壓力下,企業(yè)往往將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降低成本和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上,而忽視了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和品質提升。

目前來看,良品鋪子降價策略、鹽津鋪子的量販深耕,都是在挖掘“性價比”。

“休閑零食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平價’的周期?!痹谥袊称樊a(chǎn)業(yè)分析師朱丹蓬看來,休閑零食企業(yè)不僅要考慮“性價比”,還要考慮“質價比”?!拔磥砣?,性價比、質價比兼而有之的企業(yè)會發(fā)展得更好,線上線下一體化經(jīng)營比較好的企業(yè)會比較長青?!?/p>

雖然當下兩家“鋪子”在市場變幻之下顯現(xiàn)出了不同的生存狀況。但零食江湖的競爭仍在繼續(xù),三年之后焉知能否反轉?

至少,在性價比與質價比兼有的未來,新的較量也將重新開始。(羅雅琪 陳詩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