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包裝食品標簽是食品的“身份證”,是指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它是消費者了解食品信息,合理選擇食品的重要工具。通過食品標簽,消費者可以明晰食品屬性,了解其所含配料和營養(yǎng)成分。養(yǎng)成閱讀食品標簽的習慣,對做好個人食品安全和營養(yǎng)健康管理十分重要。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25)的要求,預包裝食品強制標示的信息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guī)格、生產者和(或)經銷者信息、生產日期、保質期、貯存條件、營養(yǎng)成分表、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標準代號、致敏物質提示等。
消費者需要留意的核心信息
在閱讀食品標簽時,消費者應當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內容。
食品名稱
食品標簽上必須標示能夠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名稱。通過該名稱,消費者可以準確區(qū)分食品類別。例如,“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制品,而“代可可脂巧克力”則以代可可脂作為主要原料,兩者主要原料的差異,消費者可以通過食品名稱進行辨認。
配料表
配料表的引導詞無論是“配料”還是“配料表”,含義都是完全一致的。加工制作食品時加入并存在于終產品中的所有配料,都會在配料表中按照加入量遞減順序明示(加入量小于2%的配料可在配料表的最后以任意順序標示)。因此,配料表中排名越靠前的配料,其加入量通常也越多。消費者可以通過此表了解食品的配料構成。同時,若食品標簽上以文字形式特別強調了食品中含有某種配料或成分時,則需要在食品標簽上另行說明相應配料或成分在食品中的添加量或含量。所有食品添加劑也屬配料,均須明確標示。
日期標識與貯存條件
生產日期是食品成為最終產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裝或灌裝日期;保質期是預包裝食品在食品標簽標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因此,消費者除了關注生產日期,還要按照食品標簽上標示的貯存條件來存放食品。例如,某款食品標簽標示貯存條件為0~4℃冷藏,保質期為30天,說明在0~4℃的冷藏環(huán)境下,該食品的保質期為30天。
注意,自2027年3月16日起,所有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必須直接標示為到期日(年、月、日),無須消費者自行計算。
致敏物質提示與警示語
食物過敏已成為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預防食物過敏的核心在于阻斷過敏者與食品中致敏物質的接觸,而食品標簽是預防食物過敏最有效的工具。
自2027年3月16日起,當預包裝食品使用含麩質的谷物、甲殼綱類、魚類、蛋類、花生、大豆、乳、堅果這八大類食品及其制品作食品配料時,企業(yè)必須在配料表中以加粗等方式強調,或在下方設置致敏物質提示語。過敏人群應特別關注。部分食品還標示不適宜人群、食用限量等警示語,消費者也應留意。
營養(yǎng)成分表
目前營養(yǎng)成分表強制標示的信息包括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自2027年3月16日起,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GB 28050-2025),飽和脂肪(酸)和糖也須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中強制標示,其他營養(yǎng)素(如維生素和礦物質),企業(yè)可以自愿標示。
營養(yǎng)成分表中會首先標示每100克/100毫升食品或每份食品所含各種營養(yǎng)素的含量。營養(yǎng)素參考值(NRV)百分比,反映的是該食品中的每100克(或毫升/份)營養(yǎng)素含量與人體每日推薦量的比值。正確理解營養(yǎng)成分表,有助于消費者科學選擇和平衡膳食。
不同人群選購食品指南
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通過查看和比較標簽信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和個人營養(yǎng)需要作出合理選擇。不同人群的營養(yǎng)素需求有所不同,因此,每個消費者購買食品時關注的重點也不同。
兒童青少年:該人群正處于發(fā)育期,對能量和蛋白質的需求比較旺盛,可以關注營養(yǎng)成分表中能量和蛋白質的含量,適當選擇能量和蛋白質的NRV百分比較高的食品。同時,應避免過量攝入鹽、油、糖。
老年人:老年人需要補鈣,加上消化功能減弱需要多攝入膳食纖維,可以選擇高鈣、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
高血壓患者:該人群需要控制鹽也就是鈉的攝入量,需要選擇鈉NRV百分比低的食品。如果條件允許,還可選擇標示“低鈉”“低鹽”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該人群要通過配料表和營養(yǎng)成分表了解食品中糖的使用情況及糖含量,不要只關注“不添加蔗糖”“無蔗糖”等聲稱。以某款果汁飲料為例,飲料的標簽上寫了“不添加蔗糖”,但其實蔗糖只是“糖”這個大家族中的一種,而果汁中本身含有大量糖分,可能對糖尿病患者造成健康風險。
特定人群:乳糖不耐受者應選擇低乳糖或者無乳糖的乳制品。超重、肥胖或者需要控制體重者可通過營養(yǎng)成分表中的“能量”值,來控制能量的攝入量。(作者系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一室于航宇,應用營養(yǎng)一室鄧陶陶)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