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晝夜均分。此時南方的街道兩旁,桂花樹正在醞釀著小小的花朵,給人們帶來一絲清新的甜香。除了沁人心脾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桂花也時常被揉進(jìn)日常的煙火中。在我國,花入菜有著悠久的歷史。屈原在《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
桂花
秋分時節(jié),正是桂花盛開的時候。選擇晴天,將半開的桂花從枝頭摘下,全開的桂花香氣容易散掉,未開的桂花香氣往往不足。輕輕抖掉雜質(zhì),拂去灰塵。用透氣的篩子將桂花鋪開放在通風(fēng)、干燥、沒有陽光直曬的地方,自然風(fēng)干后便可收藏備用。桂花的香氣主要來自于她的揮發(fā)性芳香物質(zhì),獨特的風(fēng)味能在一定程度上增進(jìn)食欲。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適量食用干桂花,如泡茶、做成食物等,有助于溫暖脾胃,對因脾胃虛寒引起的胃部不適、食欲不振有一定的緩解作用,還能促進(jìn)消化。但對于體質(zhì)偏熱、容易上火的人不宜多食。
桂花入佳肴在南方非常常見,糯米是桂花的好搭檔,將干桂花和糯米粉拌在一起,揉成面團(tuán),就可蒸成軟糯清甜的桂花糕。也可以將桂花撒在酒釀圓子湯里和枸杞一起上下浮動,一碗下肚,瞬間滿足了口感、溫暖了脾胃。除此之外,桂花還可以用來做桂花糯米棗、桂花山藥條、桂花蓮藕等。
菊花
除了桂花可入菜,此時菊花也是經(jīng)常能入菜的花。菊花有驅(qū)風(fēng)散熱、平肝明目等功效。除了泡成菊花茶,在火鍋湯底里放一些菊花花瓣,瞬間就讓湯底的味道更有層次。煮一些粉類的食物,也可在出鍋的時候添一些菊花花瓣。菊花特有的清甜和回甘,給米粉添了幾分清爽。
茉莉花
茉莉花更是經(jīng)常入菜,常見的有茉莉花炒蛋。將茉莉花焯水去掉澀味,再與蛋液攪拌在一起,在鍋里快速翻炒。出鍋時,雞蛋鮮嫩,并帶著茉莉花的清香。在云南,石榴花炒火腿更是一道特色菜。將石榴花去掉花瓣和花蕊后焯水,反復(fù)浸泡2天以去除澀味,再和火腿一起翻炒,口感也非常獨特。
用花入菜肴,最重要還是要注意食用安全。盡量從菜市場、超市、家里專門種植的、明確品種的花卉,不要采摘路邊、公園、噴灑過農(nóng)藥的花朵。另外,要充分掌握清洗的步驟和食用方法。第一次吃某種花卉的時候,要少量食用,觀察是否過敏、腸胃是否適應(yīng)。即使是可以食用的花卉也含有一定的特殊成分,過量食用會增加腸胃負(fù)擔(dān)。過敏體質(zhì)的人、孕婦、嬰幼兒及病人由于體質(zhì)特殊,在食用花卉前最好咨詢醫(yī)生,避免因為花卉本身的特性影響健康。從營養(yǎng)價值來講,食用花卉體現(xiàn)更多的是風(fēng)味的提升和傳統(tǒng)食用文化的傳承。其含有的各種營養(yǎng)素相對有限,不能作為維生素、礦物質(zhì)的主要膳食來源。
花入菜肴,食的是時令的鮮味,更是熱愛生活的人們將秋天的浪漫揉進(jìn)瑣碎、尋常的日子里,讓自己在秋天的暖陽里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周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