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
 

逆光而行有“力度” 戰(zhàn)疫保供有“溫度”

2022-07-11 15:54來源:江南晚報 編輯:周珊

“收到十重厚禮:十全十美,十分走心!”“葷素搭配,營養(yǎng)全面,還都是品牌的!”……連日來,蘇南食材配送的車輛穿梭在錫城大街小巷,炙熱的陽光傾瀉大地,“逆光而行”的大白和豐富的食材禮包卻刷屏了朋友圈。

此輪疫情發(fā)生以來,截至7月9日,蘇南食材公司累計服務(wù)梁溪區(qū)揚名街道、新吳區(qū)新安街道等重點街道封控小區(qū)91個,配送運營10天,使用車輛251車次,出動配送人員1971人次,行駛里程9571公里,提供了近10萬份安全優(yōu)質(zhì)放心的食材,配送準點率、準確率均實現(xiàn)100%,在全力保障民生服務(wù)上展現(xiàn)了“蘇南速度”“蘇南力度”和“蘇南溫度”。

他入庫物資500噸,曾39小時沒合眼

“昨天晚上10點才到家,今天早上一覺睡到了7點鬧鈴響?!逼骄刻?3個小時連軸轉(zhuǎn)的高強度工作,讓吳海華以往每天早上5點自然醒的生物鐘也失了效?!半m然身體抗拒起床,但一想到我們在執(zhí)行為全市保供的任務(wù),就立即清醒了?!?/p>

從6月30日到7月9日,這是吳海華第三次回家睡覺,其余時間就在公司隨便找個地方躺一會或找把椅子坐著瞇一會兒。匆匆吃完早飯,7點40分,他就到崗?fù)度肓诵乱惶旖邮瘴镔Y入庫工作。

物資接收入庫是保供配送工作的基礎(chǔ),吳海華帶領(lǐng)團隊另外8個小伙伴一起“擰成一股繩,鉚足了勁兒地干”。其他人還可以輪流歇一歇,作為負責人的吳海華不光要參與卸貨、入庫,還得做好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工作。電話24小時待命,有時候凌晨兩三點鐘還會接到社區(qū)“加單”的需求電話,所以吳海華隨身帶著充電寶,“充電寶每天起碼充三次電,1200分鐘的通話套餐也已經(jīng)用完了”。

“今天一共到了3車,總共20噸物資?!币恢泵Φ较挛?點多鐘,他才有空喘口氣。室外36℃,冷藏庫5℃、冷凍庫-18℃,吳海華和伙伴們不停地在室外和倉庫間穿梭著,除了喝點姜茶祛祛寒氣,每天要灌8到9瓶水。

據(jù)統(tǒng)計,從接下保供任務(wù)開始,吳海華負責入庫的物資已有500多噸,其中7日、8日運來的物資最多,總共來了51車327噸。而他也從7日早上6點一直奮戰(zhàn)到8日晚上9點,整整39個小時沒合過眼?!袄劭隙ㄊ抢鄣模幌氲皆诜饪貐^(qū)市民的吃飯問題全靠我們,就覺得一定要全力以赴、保質(zhì)保量地做好?!眳呛HA說,作為一名黨員和退伍軍人,這些都是應(yīng)該的。

拖著傷腿配送,鞋子能倒出汗水

炎炎烈日對于參與一線配送的駕駛員和配送員來說更是一種煎熬。作為黨員代表、同時也是紅色里程愛心車隊成員的張子康、王佳錫、王東等7人主動請纓,冒著中暑的風險高質(zhì)量地完成每天的食材配送工作,協(xié)同150多名配送員一起,平均每天工作時長6小時,最長達15小時。

從配送基地倉庫外的月臺上將食材包一一裝上冷鏈車后,駕駛員和配送員就穿上防護服開車出發(fā),待運送到每個社區(qū)的交接點位后,再幫忙將食材包一一卸下,直到回到基地才能將防護服脫下。

“今天的量還不算最多的,我們從早上9點開始配送,15輛車共為新吳區(qū)配送了6150份食材包?!?日下午4點多,車隊組長張子康結(jié)束了當天的配送任務(wù),脫下的防護服下,打底的衣褲早已濕得能擰出汗水。“實在太悶熱了,很多同事都直接光著膀子穿防護服了,有的人配送回來后鞋子里都能倒出汗水來?!?/p>

記者注意到,脫下防護服后,張子康的右小腿有一道近50厘米長的紅腫擦傷。他不好意思地說,這是4日那天裝貨時不小心被月臺上的鐵器刮了一下?!靶∈?!我已經(jīng)打過破傷風針了,這兩天好多了?!睆堊涌荡蛲赆?、吃完消炎藥,第二天又繼續(xù)投入運輸任務(wù),“輕傷不下火線嘛!任務(wù)緊、人手缺,工作量又大,這點小傷不算什么,年輕黨員就該沖在前面!”

最近幾天,保供任務(wù)加碼導致運輸工作量大增,張子康和同伴們每天穿著防護服長達15個小時?!?日那天從早上7點多開始配送,幾個組回場都已經(jīng)晚上11點多了,最晚的到9日凌晨兩三點才回來。”張子康說,因為中途不能脫下防護服,他和同伴們都不怎么敢喝水,實在熱得受不了才喝幾口,午飯也是吃罐八寶粥對付一下,哪天能趕上回基地吃飯算是幸運的。而作為車隊組長,張子康有時候既要開車,又要帶隊、和社區(qū)交接,還要協(xié)調(diào)路上臨時遇到的意外。

每天“兩點一線”披星戴月的奔波說不辛苦是假的,老家是鹽城的張子康表示,正因為熱愛這座城市,所以在第二故鄉(xiāng)遇到困難時理應(yīng)出一份力。“看到市民吃上我們配送的菜很開心!只要有需要、只要還能送,年輕人就該頂在前面!”

上下齊心鼓干勁,不缺漏一戶食材

蘇南食材公司錫山基地里,24小時燈火通明,每天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偯娣e超6000平方米的分揀間、倉儲間和暫存間都被用于食材的分揀。分揀員們一字排開,按品種流水作業(yè),手腳麻利地將各種食材一一分揀入袋,一旁空架子上還堆著未來得及處理的紙箱包裝。每個袋子里既有草排、蝦仁、獅子頭等葷菜,又有黃瓜、西紅柿、青菜等5種蔬菜,還有牛奶、蘋果,這些豐富的禮包被送往了新安街道,夠三口之家吃上兩三天。

“我們依托學生餐配送的資源優(yōu)勢,主動對接、服務(wù)社區(qū),調(diào)動起所有供應(yīng)商,優(yōu)選品牌食材,一定確保食品安全。”執(zhí)行董事張曉耕表示,公司綜合考慮市民的實際需求、烹飪難度,以及品種豐富、營養(yǎng)均衡等方面,精心制定了菜單。“特別是葉菜,再難也要保證有。而且每次備貨都會拋量10%左右,寧可有多也不能缺漏一戶家庭的食材!”

在疫情防控的關(guān)鍵階段,戰(zhàn)“疫”保供至關(guān)重要。張曉耕告訴記者,6月30日早上7點在接到要為封控小區(qū)配送保供食材的任務(wù)后,公司第一時間召開會議,組織貨源、召集人員、制定菜單、分派任務(wù)……“剛結(jié)束學生餐的配送任務(wù),立馬無縫銜接,切換到了‘戰(zhàn)時’工作狀態(tài)!”公司緊急動員錫山基地、城南基地,召集非封控區(qū)的收貨、分揀、配送、生產(chǎn)等260名人員第一時間到崗;總部所有在崗職工全部下沉到基地參與保供食材分揀包裝應(yīng)急工作。從傍晚6點多到11點,在忙而不亂的4個多小時內(nèi)就順利完成了首批6250戶食材分揀和配送任務(wù)。

之后,公司每天復(fù)盤總結(jié)、不斷完善流程,刷新著配送量紀錄,8日那天最高峰的配送量是第一天的8倍。(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