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安順市紫云自治縣火花鎮(zhèn)漫山遍野的蜂糖李果掛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果香。7月7日上午10點,平寨村村民羅朝福正熟練地將青黃適中的蜂糖李套入泡沫網(wǎng),再嵌入定制紙箱,印著“火花蜂糖李”的包裝盒逐漸堆成小山。
“今年掛果170畝,畝產700斤,直徑45毫米以上的精品果能賣30元一斤。”這位皮膚黝黑的種植大戶望著身后500畝從荒山變身“金山”的果園,滿是自豪?!氨J毓浪?,今年純利潤能破20萬元?!?/p>
作為老黨員,羅朝福從10畝試種起步,帶動平寨村3000余畝荒坡變成連片果園,還讓12名村民長期穩(wěn)定務工,每月收入5000元。
這份“甜”的底氣,藏在火花的鎮(zhèn)山水密碼里。低熱河谷氣候,平均海拔700米,年均17.9℃的氣溫、1300毫米的降雨量、320天的無霜期,為蜂糖李生長打造了天然“溫室”。
更關鍵的是,鎮(zhèn)黨委將“黨建紅”與“產業(yè)綠”深度融合,以“黨建+產業(yè)”模式推動主導產業(yè)蓬勃發(fā)展?!叭?zhèn)蜂糖李種植規(guī)模已達6.5萬畝,覆蓋15個村3940戶村民;今年可采摘面積4.5萬畝,預計產量超1.8萬噸,產值突破3.6億元?!被鸹ㄦ?zhèn)黨委書記胡偉說。
產業(yè)壯大并非一帆風順,技術瓶頸曾是一大難題。針對蜂糖李裂果、管護等問題,火花鎮(zhèn)推動科技特派員下沉一線。今年5月,紫云自治縣科技服務中心聯(lián)合省級專家在平寨村開展夏季防裂果培訓,現(xiàn)場演示避雨棚搭建、無紡布覆蓋等實用技術,把課堂搬到果園地頭,讓果農們心里踏實了許多。
在興合村,1.5萬余畝蜂糖李迎來采摘旺季?!懊刻?50元,15天就掙了2250元!”從鄰村趕來務工的皮昌芬邊摘果邊算賬,滿臉喜悅。“全村843戶,600多戶種植蜂糖李,每年采摘期能吸引周邊村寨近百人務工。”村黨支部書記楊仕明說。
為讓產業(yè)發(fā)展行穩(wěn)致遠,火花鎮(zhèn)去年在興合村硬化機耕道、鋪設采摘便道?!奥吠?,果子運出去更快,損耗更少,收購商都搶著要火花李!”胡偉指著新修的道路說,下一步,將錨定“四季花果園、稻香火花鎮(zhèn)”目標,拓展“黨支部+合作社+農戶+企業(yè)”聯(lián)農帶農模式,發(fā)展深加工產業(yè)。(權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