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訊(朱晰雨)輕輕翻開一張泛黃的照片,畫面中的女孩扎著俏皮的馬尾辮,身著一件紅色的外套,站在同學們中間。那是14年前的雙果呷呷,彼時,她剛剛成為冠羚公益資助的首批孩子之一。
資助女孩照片 圖片來源:冠羚羊行
時光流轉(zhuǎn),2025 年的盛夏,已成功考入大學的她,以勤工儉學者的身份踏上德馨康冠羚羊行。“十幾年前,他們帶著滿滿的愛向我走來;如今,我親自來到了這份愛的‘發(fā)源地’?!彪p果呷呷的話語,如同潺潺溪流,流淌著感恩與傳承的力量。
資助女孩照片 圖片來源:冠羚羊行
冠羚羊行的公益之路,始于 2011 年。那一年,創(chuàng)始人邵世海第一次踏入大涼山來洛小學。眼前的景象讓他揪心不已:孩子們每天要走幾小時崎嶇的山路去上學,中午只能啃著從家里帶來的冷土豆充饑。那一刻,他決定要讓“教育之光”照亮這片貧瘠的土地。
2014 年,冠羚正式啟動“陽光助學計劃”。他們從每年的銷售額中劃撥專項資金,為西部山區(qū)的小學捐贈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讓孩子們能夠接觸到更廣闊的知識世界;捐贈營養(yǎng)物資,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捐贈過冬衣物,讓孩子們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溫暖。
吉克金花和沙馬爾洛把自己第一次坐飛機的照片寫上祝福語送給經(jīng)濤總經(jīng)理 圖片來源:冠羚羊行
吉克金花和沙馬爾洛把自己第一次坐飛機的照片寫上祝福語送給經(jīng)濤總經(jīng)理 圖片來源:冠羚羊行
雙果呷呷的成長軌跡,無疑是冠羚公益成效的生動寫照。從 2011 年免費午餐計劃的溫暖開端,到一對一精準幫扶的貼心關(guān)懷,14 年間,她親身見證并經(jīng)歷了冠羚公益從助困、助學,到助教、助業(yè)的全方位發(fā)展。這種“雙向滋養(yǎng)”的故事,如同璀璨星辰,在公益的天空中熠熠生輝,從未間斷。
德馨康冠羚作為冠羚大家庭的重要一員,積極響應(yīng)總部號召,與公益攜手同行。他們陸續(xù)為塔哈村小學送去實驗器材,讓鄉(xiāng)村的孩子們有機會親手觸摸科學,感受科技的魅力;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他們?yōu)楦吆淌野惭b空調(diào),讓孩子們在溫暖舒適的環(huán)境中求學。一對一精準幫扶活動就像一扇明亮的窗口,讓所有愛心人士能夠清晰地看到孩子們的真實所需,從而給予他們最貼心的幫助。
資助女孩坐飛機 圖片來源:冠羚羊行
資助女孩吃飯 圖片來源:冠羚羊行
資助孩子們合影照片 圖片來源:冠羚羊行
吉克金花和沙馬爾洛是德馨康冠羚羊行“一對一夢想課堂”幫扶學校的學子。兒童節(jié)剛過不久,他們便受到冠羚愛心會員的盛情邀請,第一次坐上飛機,跨越千山萬水來到山東。謝經(jīng)理提前三天精心準備彝族飲食指南;張姨手把手教他們使用智能馬桶。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卻折射出冠羚公益的獨特理念:幫扶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而是平等的成長陪伴。
冠羚的公益實踐,正在引發(fā)一場連鎖反應(yīng)。2025 年初,冠羚羊行與中南民族大學聯(lián)合設(shè)立“冠羚愛心獎學金”,重點資助彝族學子,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發(fā)展空間。
資助女孩寫作業(yè)照片 圖片來源:冠羚羊行
這種“愛的循環(huán)”,正是冠羚公益的終極追求。當雙果呷呷在勤工儉學期間主動要求承擔公益講解工作時,當吉克金花把山東之行的見聞寫成圖文日記寄給家鄉(xiāng)同學時,他們傳遞的不僅僅是感恩之心,更是一種改變命運的力量。
從大涼山到沂蒙山,從校服到“學士服”,冠羚羊行用 14 年的時間,用實際行動證明:真正的公益不是瞬間的感動,而是持續(xù)的生命影響。當企業(yè)把社會責任融入發(fā)展基因,當受助者成為愛的新載體,這場跨越千山萬水的幫扶之旅,必將匯聚成照亮時代的溫暖星河,為更多的人帶來希望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