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隨著天氣持續(xù)晴好,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各地利用“冬閑田”輪作的油菜迎來豐收季,地里農戶們搶收油菜、田間機械移栽秧苗,一片忙碌景象。
在思南縣甕溪鎮(zhèn)三星村高標準農田里,成壟的油菜成片相連,農機手正熟練駕駛著收割機在田間采收油菜,伴隨著收割機開過,顆粒飽滿的油菜籽被收入機艙中,油菜果殼和油菜稈則被碾成碎片,均勻拋灑在田間,實現秸稈就地還田。
“今年種植的270余畝油菜,在收割機協助下4天就可以全部收完,省時省力,也不用擔心天氣的影響。”思南縣甕溪鎮(zhèn)三星村的油菜種植大戶代傳強說,油菜收割后會種植水稻,實現一地多產、一地多收。
同樣,在思南縣大壩場鎮(zhèn)桂花村,當地的油菜收割接近尾聲。桂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廷軍介紹說,村里種植了500多畝油菜,近期搶抓晴好天氣使用機器收割,利用最短的時間將油菜收割完,然后馬上進行機械化翻耕土地種植水稻,一點都不耽擱。
近年來,思南縣大力推廣“稻油輪作”模式,讓水稻、油菜兩種作物實現無縫銜接,將“農閑田”變“效益田”,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插秧的時候,要采取寬窄行栽培,做到淺、勻、直、穩(wěn),控制好行距和株距。”在思南縣塘頭鎮(zhèn)機場壩,思南縣農業(yè)農村局的農技人員黃林正一邊講解一邊指導村民移栽秧苗,通過現場指導,大家有序分布在秧田里,忙得不亦樂乎。
正值水稻秧苗移栽大田的時節(jié),連日來思南縣農業(yè)農村局的農技人員通過深入各地的農田水稻移栽現場,為農戶送去技術和指導服務,引導農戶通過機械化、科學化種植,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勞動生產率,確保增產增收。
“過去種田全憑經驗,現在有農業(yè)專家的指導,我們找到了節(jié)約耕地、高效種植糧食的方式方法。”思南縣塘頭鎮(zhèn)村民汪育英說,在水稻種植過程中有問題都會向農技人員及時反饋,他們會第一時間來協助解決問題。
農機顯身手,種田更高效。在思南縣塘頭鎮(zhèn)芭蕉壩區(qū)的農田里,伴隨著轟隆隆的機器聲,只見思南禾睦福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的農機手程朝原正嫻熟地駕駛著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插秧機開過之處,一株株秧苗整齊地挺立在田間,稻田里快速換上了嶄新的綠裝。
“這兩天我們有兩臺插秧機在同時作業(yè),每天能夠插秧50多畝,有效節(jié)約了插秧時間?!背坛嬖V記者,通過機械化插秧,不僅效率提高了,成本節(jié)約了,而且機插秧能夠調節(jié)種植間距,有利于作物生長和田間管理。
“合作社今年種植水稻600多畝,全部采用機械化作業(yè),真正實現水稻從‘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彼寄虾棠栏^r機專業(yè)合作社社員程尚兵說,比起傳統(tǒng)的人工種植方式,現在種田省時又省力,還能帶來好的收成。(張國民 周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