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
 

育種改良技術助小麥抗“癌”

2024-05-27 09:50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毛云

近日,在江蘇揚州和南京召開的全國小麥抗赤病育種工作推進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小麥育種聯合攻關首席專家許為鋼透露,我國已攻克了限制赤霉病抗性改良的關鍵難點,且創(chuàng)造出一批高抗赤霉病、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優(yōu)異新種質,有效確保了小麥主產區(qū)對各類氣象災害和病蟲害的防范應對能力。

小麥赤霉病,又稱小麥“癌癥”、爛穗病。2000年以來,我國有9年赤霉病發(fā)生面積超過5000萬畝。

國家小麥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劉錄祥研究員介紹,針對小麥赤霉病高發(fā)的現狀,我國成立了國家小麥育種攻關聯合體,組織農業(yè)科技人員,開展系統(tǒng)性研究,在赤霉病育種改良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南京農業(yè)大學馬正強教授介紹,Fhb1基因具有抗擴展并降低籽粒中毒素積累效應。運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方法,將Fhb1導入到來自我國中感或高感赤霉病小麥品種中,可使這些品種的抗擴展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中國農業(yè)大學倪中福介紹,在抗赤霉病品種選育方面,黃淮麥區(qū)選育的“鄭9023”“西農511”“中科166”等品種抗性達中抗水平;長江中下游麥區(qū)新育成的抗赤霉病品種“揚麥33”,成功地聚合了多種抗赤霉病位點,在國家小麥良種重大聯合攻關試驗中鑒定為高抗赤霉病,比對照增產5%以上,實現了赤霉病抗性和豐產性協同提升。(李詔宇 孫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