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務關鍵是要落地,讓種植管理技術真正好用,進而推動產業(yè)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fā)展。3月,海南胡椒進入灌漿期,正是強化水肥管理、增加胡椒千粒重的關鍵時期,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以下簡稱“熱科院香飲所”),聯合海南省胡椒產業(yè)技術體系、國家木薯產業(yè)技術體系咖啡海南萬寧綜合試驗站,及時組織相關技術培訓,最大程度提高今年胡椒產量,降低去年臺風災害減產影響。
2024年9月,超強臺風“摩羯”席卷海南,給文昌、??诤投ò驳戎鳟a區(qū)胡椒園帶來重創(chuàng)。在這場與自然災害的較量中,熱科院香飲所科研團隊與地方農技人員組成“科技救災服務隊”,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矛,以產業(yè)韌性為盾,抓住災后黃金救助窗口期,提前準備、主動出擊,不僅讓受災椒園重現生機,更借助災后椒園更新等契機推動海南胡椒產業(yè)向標準化、機械化高質量發(fā)展。
科技服務隊的“急救包”
臺風襲擊后第二天,登陸點文昌市翁田鎮(zhèn)附近大福村的胡椒種植戶吳祝敏,站在自家10畝胡椒園里,看著倒伏的胡椒和散落的枝葉心急如焚。當天中午,在通訊中斷、交通受阻的情況下,海南省胡椒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郝朝運與熱科院香飲所胡椒研究中心主任楊建峰帶領團隊科研人員,克服網絡不通、道路受阻等困難抵達吳祝敏家胡椒地。
“以主蔓是否受傷及受傷程度為依據,分三類判斷哪些可以優(yōu)先救助,與時間賽跑先救有希望成活的?!睏罱ǚ迨殖旨舻妒痉斗诸愂┚燃夹g,這套融合了《胡椒臺風綜合防御及災后救助措施》的“急救三式”迅速在災區(qū)推廣。具體包括:倒伏搶救,對支柱斷裂或直接倒地但主蔓完好的植株,48小時內完成扶正、綁蔓、換臨時支柱、淋施甲霜靈防??;分級修剪,根據主蔓受損程度,在受傷部位向下10厘米處修剪,重新催生新蔓;水肥復壯,災后如出現高溫天氣,宜少量多次澆水避免植株枯萎,兩周后待植株傷口愈合再施水肥促進復壯。
在熱科院香飲所科研人員的指導下,吳祝敏的椒園扶救起來的植株成活率達92%,盡管花期推遲20天,但通過后期水肥調控,產量損失不是很大。“本以為要絕收,現在保住了‘錢袋子’。”近期白胡椒30多元一斤的收購價,讓吳祝敏切身感受到科學管理所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臺風災后,熱科院香飲所“科技救災服務隊”多次深入文昌、??诤投ò驳群窞膮^(qū),與地方政府聯合開展災后救助及復產減損指導,并聯合當地媒體拍攝技術視頻,擴大技術輻射面,科技支撐下,受災區(qū)域胡椒總體產量影響將遠低于預期。
從“靠天吃飯”到“科技防災”
“災后急救不是簡單恢復,而是產業(yè)體系的升級重構?!焙鲁\介紹,“摩羯”臺風過后,體系依托熱科院香飲所等胡椒科研力量,第一時間構建起科技防線,除了及時指導災后分類搶救復產,還在重災區(qū)??谑写笃骆?zhèn),指導改造“抗風型椒園”——3畝單元制規(guī)劃、7行主防風林配5行副林帶的生態(tài)屏障,配合深80厘米的環(huán)園排水溝,使后續(xù)臺風季倒伏率和病害大幅下降。
同時,熱科院香飲所還推動機制創(chuàng)新,建立“科研院所+政府+合作社”的聯防體系,2024年底,在文昌、??趩咏ㄔO3個抗風技術示范園,臺風過后在主要生育期開展田間培訓,發(fā)放有機肥3000多包、技術手冊2萬余份,將防風林建設、支柱埋深標準等技術寫入地方生產規(guī)程,制作成明白紙廣泛發(fā)放宣傳。
2025年3月開始,針對海南旱季與灌漿期重疊的痛點,熱科院香飲所又積極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強化水肥結合,促進果實灌漿,在臺風災后花量減少情況通過增加千粒重最大程度降低產量損失。定安縣種植戶王明海應用該技術后,畝產預計提高10%。
從傳統(tǒng)種植到現代農業(yè)
在??谑写笃骆?zhèn)示范基地,起壟機、深松施肥一體機等設備后續(xù)將大顯身手。“除了千方百計降低臺風損傷外,變害為利、利用臺風復產機會提升產業(yè)發(fā)展水平也是科研團隊要做的事?!睏罱ǚ逯毖?,產業(yè)發(fā)展不破不立,臺風災害對胡椒產業(yè)是重創(chuàng),也是機遇。
借助臺風災后椒園更新,積極向廣大種植戶推廣宜機化寬窄行種植模式,不僅能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生產效率也顯著提升,大災過后,海南胡椒機械化破局邁出第一步。
科技賦能正重塑海南胡椒產業(yè)格局。在瓊海市大路鎮(zhèn),標準化種植示范園實現畝均效益1.2萬元,較傳統(tǒng)模式增長50%;在海南文昌、瓊海等地,林下復合種植胡椒的生態(tài)模式,使單位土地產值提升1倍,同時增強了抗市場價格波動風險能力。
“我們要讓胡椒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金種子。”郝朝運指著試驗田里的抗逆性更強的嫁接胡椒說道。隨著《海南省胡椒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規(guī)劃(2025-2030)》出臺,科技支撐下的海南胡椒產業(yè)正向著高質量發(fā)展目標邁進。
從災后急救到產業(yè)振興,海南胡椒的“重生之路”彰顯了科技的力量。當科研人員的手與農民的手緊緊握在一起,當實驗室成果轉化為田間生產力,這場人與自然的較量,最終書寫出科技興農的生動答卷。(雍敏 鄧衛(wèi)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