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朱熹 孫濤 記者胡毅)在通山縣的家居家紡市場,提起陳美桂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這位50歲的女性,用34年的商海浮沉,書寫了一段成功創(chuàng)業(yè)者的勵志傳奇。
窮苦孩子早當家
1975年,陳美桂出生于通山縣大畈鎮(zhèn)和平村一個偏僻的山旮旯里。家境貧寒是這個家庭的真實寫照,陳美桂在哥姐8個中是老幺,上有5個哥哥和2個姐姐。家庭經濟全靠當木匠的父親和養(yǎng)豬種地的母親操持。盡管生活拮據,但父母卻有著難得的遠見,他們堅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盡全力送8個孩子上學。
或許是天生的懂事,或許是家庭環(huán)境的磨煉,陳美桂雖然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卻比同齡人更早地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初中畢業(yè)后,看到父母為了一家人的生計日夜操勞,懂事的陳美桂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放棄學業(yè),選擇踏入社會干活,不給家里添負擔。16 歲的她,帶著對未來的憧憬,離開了那個生她養(yǎng)她的山旮旯,開始了自己的謀生之路。
在通山縣城的街頭,她擺過瓜子攤,一顆顆瓜子,承載著她對生活的希望;她學過美容美發(fā),手中的剪刀和梳子,是她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工具;后來,她憑借自己學到的手藝,開了一家美發(fā)店。生活的重擔和市場的摔打,磨煉了她堅韌不拔的意志。
結婚后,陳美桂跟隨丈夫回到村里,幫忙打理衛(wèi)生診所。本以為生活就會這樣平靜地過下去,但骨子里不甘平庸的她,始終渴望著更廣闊的天地。200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與朋友合伙,在縣城民營小區(qū)開了一家摩托車代理銷售店鋪。這一干,就是10年。10年的賣車生涯,不僅讓她積累了豐富的人脈資源,也為她再次創(chuàng)業(yè)積攢了啟動資金。
堅韌不屈家紡路
2011年,對于陳美桂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她喬遷新居,在外工作的侄子送了一套高檔的家紡 4件套。當她親身感受到這套家居用品的爽身舒適時,一個靈感瞬間涌上心頭:為什么不在通山開一家高檔家居用品專賣店呢?
有了想法,就立刻行動。陳美桂開始對通山的家居市場進行深入調查。她發(fā)現(xiàn),當時通山縣城的市面上還沒有一家專門的高檔家居用品實體店,只是在大型超市里有一些零星的專柜售賣。她敏銳地意識到,這里蘊含著巨大的市場空間,開專賣店應該大有可為。
為了找到合作品牌,陳美桂專程跑到湖南、上海等地考察市場。她對接了幾個一線品牌,品牌方卻以通山市場小為由,不愿授權加盟。這無疑是對陳美桂的一次重大打擊。但要強的她并沒有氣餒,反而更加堅定了要在通山開設第一家高檔家紡實體店的想法。她在心里默默激勵自己: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
于是,陳美桂開始在網上積極尋找愿意合作的其他一線家紡品牌。當她看中“富安娜”品牌后,又馬不停蹄地跑到武漢區(qū)域總部,與公司老總對接。她身上那股不服輸、不氣餒,風風火火闖天下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公司高層。最終,“富安娜”同意授權加盟。
當年下半年,陳美桂毅然投資60萬元,在通山縣民營小區(qū)街邊,開了“富安娜”通山專賣店,成為通山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然而,開業(yè)初期的情況并不樂觀??h城消費者對高檔家紡產品的接受度不高,消費人群少,生意慘淡。面對困境,她積極開展廣告宣傳,花費近4萬元,發(fā)街邊傳單、投放公交車車身廣告、設置大型戶外標志牌,甚至嘗試了電視臺廣告。同時,她還推出各種打折促銷活動。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消費者的接受度慢慢提高,消費意愿也逐漸增強,生意終于有了起色。
2016 年,隨著生意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陳美桂將實體店搬遷至民營小區(qū)西入口,店面規(guī)模從142個平方擴展至352個平方。從此,她的家紡事業(yè)逐漸步入正軌。
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篇
2024年底,根據年輕消費者的反饋和習慣,陳美桂又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策:選擇“水星家紡”品牌?!八羌壹彙?時尚多樣且價格親民的風格,正好迎合了年輕人的需求,營業(yè)額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實現(xiàn)了增長。如今,在高峰期,一年的銷售額更是突破了250萬元。
回顧創(chuàng)業(yè)歷程,陳美桂始終保持著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精神。2020年至2021年,疫情防控期間,線下銷售受到嚴重影響。陳美桂果斷調整銷售路線,將戰(zhàn)場轉移到微信平臺,通過線上銷售盡量彌補線下的損失。2022 年開始,在品牌方的帶動下,她又敏銳地察覺到短視頻帶貨的巨大潛力。為了拍攝好短視頻,不服輸的她,自費跑到安徽、四川等地,學習短視頻拍攝和剪輯知識。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哲學。
如今,陳美桂在視頻號、抖音等平臺開通了多個賬號。她拍攝的商業(yè)引流和生活趣味短視頻,總播放量達到了 1000多萬次。這些視頻內容接地氣、有趣味,不僅為她的生意帶來了流量,也在小縣城的家紡銷售界形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從16歲出社會摸爬滾打,到如今50歲還在商場上奮斗,陳美桂一路走來,經歷了風風雨雨,嘗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她卻說,最大的收獲是充實、是滿足、是幸福,是奮力拼搏后獲得的人生成就感。
34年的商海浮沉,讓陳美桂深刻體會到了做生意的真諦。她透露了做好生意的終極密碼,那就是對人真誠,誠實守信,貨真價實,不搞欺詐。正是憑借著這種誠信經營的理念,她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和口碑,也讓自己的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
34年的創(chuàng)業(yè)生涯,陳美桂也遇到了很多“貴人”相助:稅務部門講解稅收優(yōu)惠政策,人社部門給她辦理無息貸款,工商和市監(jiān)部門指導她開展廣告宣傳,幫助她開展品牌打假,維護本地個體戶的合法權益。這讓她非常感激,也更加堅定了誠信經營,回饋消費者的創(chuàng)業(yè)初心……
陳美桂的故事,是一個基層人物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典型案例。從山旮旯里的心臟病少女到縣域商業(yè)領軍者,陳美桂的逆襲印證了“小鎮(zhèn)突圍”的無限可能。她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斗史詩,更折射出中國縣域經濟升級與女性創(chuàng)業(yè)力量的蓬勃生機。恰如她對自己的評價:“山擋不住風,石壓不住草,只要敢想肯拼,再小的舞臺也能綻放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