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
 

伏季休漁結束 近海魚類種群有所增加

2020-04-02 15:53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孫兆娟

8月19日是南海休漁開捕的第4天。多位出海捕魚歸來的漁民表示,今年的收獲比往年豐富。在環(huán)境持續(xù)治理下,漁民說在近海也可看見大量的池魚群、沙丁魚群。

8月16日12時結束南海伏季休漁,虎門宣傳文體局工作人員黃先生跟隨了一艘捕撈船開啟了近海捕撈作業(yè)體驗之旅。經(jīng)過約6個小時的航程,漁船來到了距離虎門新灣約70海里的珠海下伶仃洋擔干島海漁場。第二天晚上,漁船上100多盞1000瓦的強光燈泡都點亮了,目的是趨光性較強的魚類聚集到漁船周邊。當晚漁民共下了三網(wǎng),捕獲了數(shù)百公斤海產(chǎn),大多是池魚。

8月19日上午,記者聯(lián)系到正在海上捕魚的吳先生。他告訴記者,從8月16日開捕至今,整體收獲不錯。“每天少則幾百斤,多則幾噸?!辈东@的魚主要以池魚、沙丁魚、蜆魚為主。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往年較少捕獲的南海特產(chǎn)黑敏魚,今年也抓到了。

吳先生還告訴記者,往年,他們一次出海需要5天左右。如今,他們一般都是早上出海,下午便回來。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那是因為近海出現(xiàn)大量的魚群。他們不需要到外海就可以獲得收獲。

虎門一魚廠老板介紹,自從南海開捕以來,魚廠每天要加工的池魚和沙丁魚等海魚量達到2噸多,“今年魚汛較好,出海的漁民收獲較往年好很多”。

原東莞市虎門鎮(zhèn)海洋漁業(yè)辦主任郭潤棠說,如今在近海可以看見大量的池魚、沙丁魚等魚群,魚群的變化可以反映近海海水水質在逐漸好轉,這與海水污染治理、休漁及海魚放生舉措密不可分?!八|變好了,經(jīng)濟類魚群開始洄游,讓近海的魚類也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包括黑敏魚、黃唇魚等珍貴魚類也越來越多出現(xiàn)在近海?!保▌M元?黃靈?謝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