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三五朋友相聚,點一盤麻辣小龍蝦,兩三瓶冰鎮(zhèn)啤酒,那叫一個爽!但是吃了小龍蝦以后致病的新聞也偶爾見諸報端。日前,廣州市番禺區(qū)健康教育中心醫(yī)生向記者細致介紹了小龍蝦相關橫紋肌溶解綜合征臨床癥狀,并提醒市民,小龍蝦雖美味,但為了身體健康,還是要慎吃。
什么是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是指一系列影響橫紋肌細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應的多種遺傳性或獲得性疾病導致的橫紋肌損傷、細胞膜完整性改變、細胞內容物漏出,這些癥狀多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及代謝紊亂,輕者影響身體健康,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無力,尿色改變,胸悶胸痛等。實驗室檢測顯示,出現血肌酸激酶、肌紅蛋白、谷草轉氨酶水平異常升高的患者比例均超過90%。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患者不僅感覺痛苦,相關理化指標說明身體也出現了病理傷害。
但是,好好的一只“蝦”,為何會致病呢?區(qū)健康教育中心醫(yī)生解釋,小龍蝦學名為克氏原螯蝦,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淡水小龍蝦的主產區(qū)。小龍蝦作為濾食習性的甲殼類動物,對重金屬有很強的富集特性。但研究結果表明,重金屬不是造成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危險因素。目前的證據說明,吃小龍蝦是導致該綜合征的危險因素,至于小龍蝦中的什么因素(或許是毒素)致病,科學研究還在努力破解中。
目前,吃小龍蝦會導致橫紋肌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尚未清楚,那么,美食擺著面前,市民應選擇什么消費態(tài)度,或采取什么應對方法避免危險發(fā)生呢?區(qū)健康教育中心的醫(yī)生提醒,品味小龍蝦時需注意以下5點:第一,應結合自己的體質選擇,對于曾經有過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朋友就不宜再食用小龍蝦,以免再次發(fā)生不測;第二,應結合自己身體狀況,在食用小龍蝦期間,應該注意避免其他的可能引起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因素,比如酗酒、過量運動、服用敏感藥物等;第三,食用不可過量,發(fā)病的危險因素可能就增加了,一般控制在每人1斤以內為宜;第四,到能追溯小龍蝦來源的供貨商購買品相好的小龍蝦,要選擇性地挑選小龍蝦,并注意合理保存和加工處理,避免變質和交叉污染,預防和減少食物中毒;第五,要及時關注當地媒體信息,對于集中發(fā)病的區(qū)域和時間,應該避免進食小龍蝦相關產品。(崔智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