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東西是廢奶渣,現(xiàn)在變成了‘金疙瘩’?!弊楷敓岬┲钢约以鹤永锪罆竦哪淘f道。潔白的奶渣在太陽下泛著金色的光。過不了幾天,這些奶渣就會曬干變成“曲拉”,裝滿一個個編織袋送進當?shù)仄髽I(yè)的干酪素生產(chǎn)車間里。經(jīng)過提取加工,“曲拉”又會變成干酪素,被企業(yè)銷往世界各地。
“曲拉”是藏語譯音,指牦牛牛奶提取酥油后的副產(chǎn)品——奶渣,以前草原上的牧民們打過酥油后,剩下的廢料要么倒掉,要么曬干做成“曲拉”?!扒眱H僅是牧民日常食用品或牲畜初春補充的飼料,每公斤市場價才1.2元。而干酪素是一種牛乳提煉產(chǎn)品,具有良好的黏合、成膜、光亮、乳化、穩(wěn)定等功能,被廣泛應用于造紙工業(yè)、皮革工業(yè)、紡織行業(yè)以及各類保健食品、醫(yī)藥、飲品中,國內外市場需求非常大。
卓瑪熱旦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佐蓋曼瑪鄉(xiāng)美武村的牧民,他家以前靠種地、放牧為生,收入來源單一,致富手段匱乏。他從沒想過自家的廢奶渣有一天能變成“金疙瘩”。
2003年的一天,甘肅華羚乳品集團公司的技術員在草原上找到了正在放牧的卓瑪熱旦?!八麄冋f要收我家里的‘曲拉’,我當時想這東西要了能做啥?!睕]想到自此之后,隔三岔五就有人上卓瑪熱旦家收購“曲拉”,并且告訴他這些“曲拉”收回去可以在工廠里加工成干酪素賣錢,讓他多做一些。
從此像卓瑪熱旦一樣,甘南州更多的牧民加入了為華羚公司提供“曲拉”的行列。草原上的“曲拉”立刻身價倍增,價格由最初每公斤1.2元上漲到最高時的每公斤53元,增長了43倍。
卓瑪熱旦給華羚公司提供“曲拉”已有十多年了?!斑@些廢奶渣給我們家的幫助可大呢,現(xiàn)在一年有一半收入靠售賣‘曲拉’?!弊楷敓岬┟磕杲o華羚公司售賣500公斤“曲拉”,可獲得純收入1.5萬元以上。
為了更好地生產(chǎn)“曲拉”,卓瑪熱旦家里專門添置了一臺機器?!皺C器制作出來的‘曲拉’比手工打酥油生產(chǎn)的質量要好,也能賣個更高的價錢?!弊楷敓岬┱f。草原上每個提供“曲拉”原料的牧民幾乎家家都買了機器,以便更好更快地制作“曲拉”。
據(jù)了解,截至目前,通過收購“曲拉”生產(chǎn)干酪素共帶動甘南州牧戶2.95萬戶,深度貧困地區(qū)建檔立卡貧困戶1.2萬戶。
目前,甘南州已成為全國的曲拉交易中心,交易量占86%,也成為我國牦牛乳系列產(chǎn)品的主要研發(fā)、生產(chǎn)、銷售聚集地。(胡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