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紅棗壓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盤”。進入深秋以來,在具有“中國早熟紅棗之鄉(xiāng)”之稱的新疆吐魯番市托克遜縣,11萬畝紅棗已經(jīng)成熟進入盛采期。
9月20日,走進托克遜縣博斯坦鎮(zhèn)博斯坦村的棗園里,紅彤彤的紅棗掛滿了枝頭,棗農(nóng)們正在忙碌著采摘紅棗。
托克遜縣地處天山山脈南麓,吐魯番盆地西端,日照時間較長,多風少雨,溫度較高。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和天山融雪水的資源,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等,造就了托克遜縣香甜可口的瓜果蔬菜等經(jīng)濟作物。托克遜縣是新疆春天到來最早的地方,因此托克遜的當季水果要比疆內(nèi)其他地方都要早盡1個月成熟,每年8月中下旬這里的紅棗就已經(jīng)成熟,今年更是在7月底就逐漸成熟。在2014年12月,托克遜縣被中國經(jīng)濟林協(xié)會評為“中國早熟紅棗之鄉(xiāng)”,2019年5月托克遜縣又被評為“中國早熟杏子之鄉(xiāng)”。
托克遜縣的紅棗具有皮薄、肉厚、核小、含糖量較高和易存放等特點,主要種植有灰棗、馬牙棗、冬棗、駿棗和雞心棗等15個品種,其中以灰棗最多,種植面積占90%左右?,F(xiàn)在托克遜縣紅棗種植面積已達11萬多畝,紅棗鮮果年產(chǎn)量達3.8萬噸,產(chǎn)值達3.8億元。其中僅該縣博斯坦鎮(zhèn)就種植紅棗達5.4萬畝,紅棗已成為當?shù)匾淮筇厣a(chǎn)業(yè)。(李靖海? 胡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