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
 

春季西瓜、甜瓜必防害蟲薊馬

2022-05-09 13:38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 編輯:呂可意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孫貝貝)薊馬是纓翅目昆蟲的統(tǒng)稱,北京地區(qū)一年四季均能發(fā)生,以春季和秋季發(fā)生最為嚴重,主要為害茄子、辣椒、黃瓜、西瓜、甜瓜等作物。西瓜、甜瓜以棕櫚薊馬為主,繁殖快、個頭小、為害隱蔽,瓜農不易察覺,容易暴發(fā)成災,且極易產生抗藥性,防治難度大。為此,北京市植物保護站的專家將薊馬的發(fā)生特點及有效防治方法總結如下。

薊馬為害的西瓜和甜瓜有哪些癥狀

以成蟲和若蟲銼吸嫩梢、嫩葉、花和幼瓜的汁液。葉片受害后在葉脈間留下灰色斑,并可連成片,葉片上卷,新葉不能展開,植株矮小,發(fā)育不良,或形成“無頭苗”,似病毒?。恢仓晟L緩慢,節(jié)間縮短。花被害后常留下灰白色的點狀食痕,嚴重時連片呈半透明狀,為害嚴重的花瓣卷縮,使花提前凋謝,影響結瓜及產量。幼瓜受害后表面形成白色凸起硬斑,出現畸形瓜,嚴重時會導致落瓜。

20220509111304515.png

薊馬為害葉片?圖片來源:北京市植物保護站

20220509111316060.png

薊馬為害花器?圖片來源:北京市植物保護站

20220509111328750.png

薊馬為害幼瓜?圖片來源:北京市植物保護站

薊馬在西瓜和甜瓜上的發(fā)生規(guī)律

薊馬為不完全變態(tài)昆蟲,一生經歷卵、若蟲、偽“蛹”和成蟲四個發(fā)育階段,一年可發(fā)生10-15代。若蟲活躍、怕光,孵化后開始不斷取食,到3齡末期停止取食,墜落在表土,入土化蛹。成蟲具有較強的趨藍色、趨嫩性,活躍、善飛、怕強光,多在嫩梢、幼瓜毛叢和葉背取食為害。成蟲繁殖快,羽化后2-3天即進行交配產卵,以孤雌和兩性生殖為主。西甜瓜薊馬在大興、昌平、順義區(qū)主要是4-7月為害,5月為危害盛期;在延慶區(qū)主要是5-8月為害,7月為危害盛期。

20220509111349875.png

薊馬若蟲?圖片來源:北京市植物保護站

薊馬為什么難以防治

薊馬個頭小,成蟲只有1毫米,肉眼不易發(fā)現;成蟲和若蟲都怕強光,晝伏夜出,且多在隱蔽處為害,藥劑防治效果不理想。薊馬繁殖能力強,每年可發(fā)生10-15代,田間世代重疊嚴重;溫度適宜時,10天就能完成一代,一頭雌蟲可產200多粒卵,繁殖效率驚人。個頭小、為害隱蔽、繁殖快、抗藥性強等導致薊馬防治難度大。

20220509111403211.png

薊馬成蟲?圖片來源:北京市植物保護站

如何有效防治西甜瓜薊馬

應做到早監(jiān)測、早發(fā)現、早防治,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進行綜合治理。

物理防治:利用薊馬成蟲對藍色有較強的趨性,4月中旬開始至拉秧,可在瓜秧上方20厘米處懸掛藍色誘蟲板監(jiān)測、誘殺,當粘滿蟲子時及時更換。

生物防治:可在薊馬發(fā)生初期釋放東亞小花蝽、巴氏新小綏螨等天敵控制地上為害的薊馬,地下使用劍毛帕厲螨和白僵菌防治薊馬的若蟲和蛹;地上地下結合能夠有效控制薊馬為害。

化學防治:藥劑防治須在發(fā)生初期及時噴藥,可選用乙基多殺菌素、噻蟲嗪、溴氰蟲酰胺、氟蟲·乙多素、螺蟲·噻蟲啉等藥劑,注意輪換用藥,避免過快產生抗性。藥后5-7天檢查一次嫩葉葉背、花器,若仍有薊馬應再用藥一次,連續(xù)施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