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
 

草莓:打破“最臟水果”謠言,安全享用美味佳果

2024-04-03 18:37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 編輯:王廷芳

中國食品安全報訊 (周曉辰 正值草莓上市的季節(jié),果色鮮艷、口感鮮美的草莓令人垂涎欲滴,躍躍欲試,但近年來媒體不斷曝光草莓農藥殘留污染問題,甚至冠其“最臟水果”之稱,又使得消費者望而卻步,不敢品嘗。那么草莓究竟安不安全,能不能吃呢?

草莓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醫(yī)療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

草莓屬薔薇科草莓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一年中上市最早的鮮食水果。其果實鮮嫩可口,營養(yǎng)豐富,且具保健功效,有著“水果皇后”之稱,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人工栽培草莓起源于歐洲,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草莓規(guī)模化生產,面積迅速擴大,目前已發(fā)展為世界第一大草莓生產國。

草莓含有較高的維生素、營養(yǎng)元素、胡蘿卜素、纖維素、花青素等營養(yǎng)物質,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葡萄高7-10倍,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卜素、鈣、磷、鐵的含量也比蘋果、梨、葡萄高3到4倍。同時,草莓中含有眾多活性物質,具有保護視力、清涼止渴,健胃消食的功效。此外,草莓花大潔白,果實艷麗,還可作為觀賞、綠化植物,用于采摘或欣賞。

加強草莓質量安全監(jiān)測,確保農產品消費安全

人們關注鮮食草莓的食用安全,其實就是指其中化學農藥的殘留狀況。認為草莓生長過程中會發(fā)生病蟲害,發(fā)生了病蟲害就要使用化學農藥,使用了化學農藥就會有殘留,有化學殘留的草莓被人們食用就會有健康隱患,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相比其它栽培上千年的其他果菜品種,草莓從野生馴化到栽培種植的,到如今僅有300年歷史,其野性抗性還較強,病蟲害發(fā)生并不突出。即使發(fā)生了病蟲害,也有許多物理、生物措施可以采用:比如根據類別可以采取色板、防蟲網等物理方法;或者捕食螨、小檗堿、茶素等生物防治方法。所以草莓病蟲害發(fā)生時并不一定非要使用化學農藥。哪怕使用了化學農藥,經過合理安全間隔期,農藥代謝完成,草莓上也不一定會有殘留。退一萬步講,即使有殘留也不代表對人體健康會有影響,只要沒有超過限量標準,完全可以安心使用。

近年來,全國農業(yè)農村部門以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jiān)測、監(jiān)督抽檢、專項監(jiān)測、應急抽檢、風險評估為抓手,加大草莓質量安全監(jiān)管力度。以草莓產品的農藥殘留情況為例,我國根據草莓生長過程中農藥使用情況及風險水平,持續(xù)跟蹤監(jiān)測,檢測參數達90余項。根據《GB 2763-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的相關農藥殘留限量規(guī)定,草莓監(jiān)測合格率已達99%以上,同時檢出值較低。結合急性和慢性膳食暴露評估結果表明,草莓食用風險低,對人體并不具有危害風險。

背負“最臟水果”罵名,草莓陷輿論風波

“最臟水果”之說來源于美國一個環(huán)境組織(EWG),該組織根據美國農業(yè)部和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FDA)監(jiān)測數據,列出農藥殘留檢出最多的12種水果,其中草莓有好幾年都被列為第一。草莓苗期露地栽培,病蟲害發(fā)生較重,農藥使用較多;定植后到結果成熟基本都是設施栽培,病蟲害相對較輕,農藥使用減少,特別是放蜂授粉時,蜜蜂對農藥很敏感,所以用藥會非常謹慎。

包括近年來曝光的“激素草莓”“膨大劑草莓”“畸形草莓”“人工染色草莓”等輿情都是惡意炒作,甚至無中生有。草莓上使用的“激素”是外源性植物激素(也稱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與動物激素不同,對人沒有作用,國家允許赤霉酸A4+A7、噻苯隆、芐氨基嘌呤和24-表蕓苔素內酯等4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在草莓上使用;作用于人或動物身上的動物激素,對草莓等植物不起作用,就好像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所以草莓不可能使用動物激素。

關于“膨大劑草莓”,理論上講,施用了氯吡脲確實會生產出個體肥大的草莓,但是稍有常識的農民是根本不會用的,因為這樣做就是所謂“損人又害已”。有人做過試驗,施用了氯吡脲的草莓不僅顏色和正常草莓不一樣,而且很軟,果皮變薄,手輕輕觸碰就會落上指紋印,很難摘下來。農業(yè)部風險評估實驗室曾用近2年風險監(jiān)測的結果驗證了這一點,當時檢測的253個草莓樣本中氯吡脲檢出率為零。所以說草莓大小完全是由植株營養(yǎng)和果實成熟度決定的。此外,有些草莓品種天生大個兒,比如從日本引進的品種,紅顏、章姬等個頭都不小。

關于草莓長出畸形果,也不是因為違規(guī)使用了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一個大棚中出現30%的畸形果是正常的,草莓在生長過程中,因溫度起伏、授粉不均和肥水管理失調都會產出畸形果。草莓生產一般很少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若因品種或氣候原因,即便需要使用,一般也是在開花顯蕾時期,其殘留到草莓成熟上市時期,鮮少有能檢測到的。

至于“人工染色草莓”,是因為草莓中有天然色素,其主要成分是花青素,這是一種水溶性的植物色素。當草莓放在水中時,這些色素會逐漸溶解到水中,導致水變色。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不是人工染色造成的。

我們呼吁媒體和公眾人物在報道和傳播信息時保持謹慎和專業(yè)性,避免誤導公眾或制造不必要的恐慌。同時,也希望廣大消費者能夠保持理性和客觀的態(tài)度,不要受媒體炒作和不實傳聞的影響,不盲目跟風或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草莓風味好,營養(yǎng)高,并且目前質量安全的水平總體較高,是一款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精美水果。

正確挑選草莓,科學儲存,安全享用美味水果

挑選草莓時要綜合考慮外觀、香氣、質地、果蒂、品種和安全性等方面,以確保選擇到新鮮、健康、美味的草莓。草莓是表皮容易破損的水果,儲存時要輕放輕拿以免損壞,采取適當的儲存措施可以幫助延長草莓的保質期并保持它們的美味。

正確的儲存方法可以延長草莓的新鮮度并保持其口感和風味。

看外觀:選擇外觀完好、新鮮、潔凈、無腐爛、無破損、顏色一般鮮紅色的草莓??梢酝ㄟ^觀察果實顏色來判斷成熟度,全果著色完全、均勻時表明成熟度高,味道更甜美,不要選購半紅半青或未全紅的草莓。

聞香氣:新鮮草莓具有濃郁的果香,如果聞到異味或化學氣味,說明草莓可能已經變質或被污染。

摸質地:輕輕觸摸草莓,選擇質地稍微有些彈性、軟硬適中的草莓,避免選擇過于軟爛或硬實的草莓。

查果蒂:草莓的果蒂應該是青綠色或淺綠色,不應該有發(fā)黃或枯萎的現象。如果果蒂顏色不對或有干枯現象,說明草莓可能不新鮮。

選品種:不同品種的草莓口感和顏色有所不同,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選擇適合的品種。一般來說,顏色深的草莓口感更甜,顏色淺的草莓口感更酸。

保安全:選擇包裝上有追溯碼或合格證的草莓,采購時查驗檢測結果或合格證,確保挑選的草莓質量安全。最好選擇包裝上有良好農業(yè)規(guī)范、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等認證標識的草莓,并在食用前用清水沖洗干凈。

不要清洗:買回來的草莓不要一次全部清洗,吃多少洗多少,剩下的草莓等下次食用時再清洗。否則,清洗后多余的水分將導致草莓更容易腐爛。

不要去除萼片:保留草莓萼片直到準備食用前,去除萼片會讓草莓更容易吸收水分并導致腐爛,也容易的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冰箱冷藏儲存:家里存放時,最好覆蓋保鮮膜后冷藏保存,適宜溫度在4℃左右。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將草莓存放在冰箱的蔬菜抽屜或保鮮層中,因為那里的濕度相對較高,適合草莓的保存。保存時間3天以內,最好不要超過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