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
 

卷低價的外賣 更應該卷卷新模式

2025-07-30 09:41來源:紅網 編輯:曹暉

餐飲行業(yè)的信任,往往藏在一道“后廚門”里。7月24日,拼好飯宣布推出“百萬亮廚”計劃,計劃聯(lián)合20萬商家打造透明開放標桿,推動100萬商家升級“明廚亮灶”,并對采用視頻直播、圖文實況等方式主動開放后廚的商戶提供專項補貼與流量扶持。

簡單來說,就是商家可以通過輕量化的“食安日記”等功能公開照片、視頻等,并獲得平臺的流量扶持;同時消費者在美團拼好飯點餐時,也可以看到這些照片視頻等,進而安心點餐。

截至目前,已有超30萬家商戶上傳了門頭圖、店內環(huán)境圖和后廚圖,超過11.7萬商戶開通了視頻直播功能。拼好飯的后廚,正變得越來越透明。

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在很多用戶心中,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認知:價格越低,食品衛(wèi)生越難保障。拼好飯所主打的“高性價比”,雖然在實際體驗中受到大量用戶歡迎,但在心理層面仍容易被貼上“廉價=低質”的標簽。

而平臺主動推出“百萬亮廚”計劃,推動商家上線“食安日記”“明廚亮灶”與“后廚直播”,本質上就是在打破這一成見,用更直接的方式去重建信任,也為拼好飯這一商業(yè)模式正名。由此,消費者不再憑價格揣測質量,而是以真實可感的后廚環(huán)境判斷一頓飯的質地。食品安全不再是默認信賴,而是通過機制建設,讓“吃得安心”成為平臺體驗的一部分。

事實上,如果深入分析一下拼好飯的邏輯,就會發(fā)現它并不只是簡單地“壓低價”,而是一種圍繞效率與結構重構的模式創(chuàng)新。它的低價并非依靠平臺大規(guī)模補貼或商戶讓利,而是通過SKU(庫存單位)精簡、集中備餐、統(tǒng)一配送等方式,大幅提升供給端的效率,降低每一單的邊際成本。

簡單來說,和傳統(tǒng)外賣不同,拼好飯不收傭金,每單利潤是確定的,商家只需專注做幾款人氣套餐,就能靠走量賺錢。對小店來說,這是拉訂單、穩(wěn)收入的好工具;對老品牌,是打破圈層、吸引新用戶的突破口;對新品牌,是測試和打造爆款的練兵場。

看似便宜,其實拼的是效率和精準,讓商家少做無用功,多賺確定錢。讓各種不同的市場主體都能找到一個切入外賣餐飲的視角,提升了線上餐飲的整體活躍度,也撐起了一個“便宜但不將就”的外賣新敘事。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系列動作,并非孤立于平臺內部,而是在外賣行業(yè)整體競爭邏輯轉變的大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在過去一段時間,平臺間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非理性補貼不斷將用戶和商家卷入一場內卷式的價格戰(zhàn)。但問題也隨之而生:商家利潤被擠壓,定價體系被破壞,騎手工作強度猛增,配送效率驟降等問題,商家、用戶、騎手都開始承擔惡性競爭的負面沖擊。

面對這種虛假繁榮,在過去一周內,已有湖北省、陜西省、云南省以及北京、青島、大連、大同、重慶、深圳等超10個省市的餐飲行業(yè)協(xié)會陸續(xù)發(fā)布相關倡議書,呼吁平臺停止非理性補貼、取消低于成本價補貼活動。這其實也為行業(yè)敲響了警鐘:外賣行業(yè)當然存在競爭,但競爭的方向不能是資源的空耗、信任的透支,而需要轉向以商戶生存權、消費者福祉、產業(yè)鏈韌性為基石的新范式。

而拼好飯顯然為行業(yè)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的樣本。它并未從根本上改變外賣的“買賣結構”,但通過平臺的信息集納分發(fā)和信譽擔保,讓生產端更加集中化生產,讓消費者獲得性價比體驗,同時保障了基本的盈利能力,從而實現多方共贏,卻不對市場造成巨大的擾動。

相信在未來,外賣市場拼的不是誰補得更多,而是誰更能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商家的服務邏輯,并將兩者通過更有彈性的機制連接在一起。也希望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良性創(chuàng)新,能夠改進行業(yè)的整體品質、從業(yè)者的總體福利,而不是粗暴地用價格“打倒對手”“壓垮商家”。(熊禹)

本文鏈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1/62/1516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