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1/3的人口鹽攝入量超標,中國人吃鹽尤其厲害。不過,很多人意識不到自己的“鹽”吃多了,直到血壓升高才追悔莫及,其實,只要身體出現(xiàn)這些表現(xiàn),就說明您的鹽攝入已經(jīng)超量了。
反應(yīng)變慢
吃過多的鹽會讓細胞脫水,人在缺水狀態(tài)下很難集中注意力思考。此外,缺水會讓人的情緒一落千丈,高鹽攝入還會增加高血壓風險,從而影響思維。
水腫
如果體重沒有增長,但突然感覺戒指小了或眼睛腫了,很可能是水腫造成的,就是機體在組織間隙里積存了過多的水,且無法通過排尿等方式排出。
鹽吃多了會水腫,但出現(xiàn)水腫也可能是心源性疾病、腎源性疾病的表現(xiàn),要綜合自身狀況來判斷。
嘴干
在食用高鹽食物之后,比如薯片、炸雞等,馬上就會有口渴的感覺。這是因為體內(nèi)鹽和水的電解質(zhì)平衡被打破,為恢復平衡,大腦會發(fā)出口渴的信號,讓你喝水。
為避免這種情況,吃咸的食物時可以備著白開水,邊吃邊喝水,使腎臟慢慢排泄掉多余鈉和鉀,但不要在最渴的時候卯足勁喝上一大瓶,也不要喝甜果汁,否則會增加腎臟負擔。
頭痛
攝入鈉過多會增加血管的壓力,引起腦水腫,甚至擠壓神經(jīng),從而造成頭痛。
減少鈉攝入量可有效改善頭痛。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表明,如果將食鹽日攝入量從9克減少至3克,可使頭痛幾率降低31%。
總想排尿
鹽吃多了就想多喝水,從而尿意頻繁。當攝入過多的鹽時,負責排泄鈉和鉀的腎臟就會加班加點地工作,以清除多余的鈉鉀成分,從而導致頻繁跑廁所。
3招讓身體少點“咸”
吃鹽別超6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每人每天食用鹽量別超6克。平時做菜時候可以備一個2克的小鹽勺,出鍋時候放鹽咸味更突出。
少吃“隱形鹽”食品
購買加工食品要學會看配料表中的“鈉含量”,很多食物都是“隱形鹽”食品。比如,醬油、火腿、瓜子、咸鴨蛋、榨菜、掛面、甜月餅、白切面包等,雖然它們中有些吃起來并不咸。
再比如,平時吃方便面,如果把所有調(diào)料包都放進去,然后全部吃掉,總共攝入的鈉量,相當于吃8克鹽,甚至更多。
多運動能排“鹽”
運動出汗是非常好的“排鈉降壓”良法,運動一小時,出汗達1.2升,而每1升汗液里,就有3克的鈉離子。運動出汗,在高血壓患病早期,甚至可以將高血壓逆轉(zhuǎn)回正常值。( 劉娜)